石破茂决定打破惯例,30年来第一次,中国等不到,日本迟来的道歉 从1995年村山富市首次代表日本政府,就侵略和殖民统治谢罪以来,整整30年,每逢“逢十”大年,日本首相发表一份反省历史的谈话,已经成了一个雷打不动的惯例。哪怕是安倍晋三,当年再怎么想“洗白”,也得捏着鼻子搞个“70周年谈话”来回应。 到了石破茂这儿,这个惯例,直接被扔进了垃圾桶。日本媒体自己都炸了锅,《朝日新闻》爆料,首相官邸内部已经决定,取消原定在8月15日“终战纪念日”或9月2日投降纪念日发表首相谈话的计划。 这事儿透着一股邪门。要知道,石破茂这人,年初还摆出一副“我是自民党里的清流”的架势。他甚至公开建议,别叫什么“终战日”了,直接叫“战败日”,说只有正视战败,才能真正反思战争。这话一出,当时多少人还对他抱有一丝幻想,觉得他可能跟那些右翼政客不一样。 结果呢?屁股决定脑袋。短短几个月,狠话犹在耳边,人已经转了180。这场“变脸”背后,是自民党内部一场要命的权力绞杀。 这一切,得从今年7月那场惨败的参议院选举说起。 自民党输得连裤衩都快没了,执政联盟连半数议席都没保住。石破茂的支持率“自由落体”,跌到了20%出头。党内那帮大佬,像麻生太郎、高市早苗,早就磨刀霍霍,天天喊着“石破下台”。 这种时候,发表一份继承“村山谈话”精神、承认侵略历史的80周年谈话,无异于把一把最锋利的刀,亲自递到政敌手里。以安倍派为首的保守势力早就放话了:你敢道歉,我们就敢立马把你轰下台! 所以,石破茂的选择题很简单:是选择历史良知,还是选择自己的首相宝座?他选了后者。所谓的历史正义,在赤裸裸的政治斗争面前,脆弱得不堪一击。 1995年,时任首相村山富市,一个社会党人,发表了石破天惊的“村山谈话”。他清清楚楚地说了:“我国在不久的过去一段时期,国策有错误,走了战争的道路……殖民统治和侵略给许多国家,特别是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害和痛苦。” 最后,他用了“痛切的反省”和“由衷的歉意”两个词。这是日本官方的最高峰,也是唯一的顶峰。 到了2005年,小泉纯一郎的“60周年谈话”,虽然也继承了“村山谈话”的措辞,但那会儿他正带头参拜靖国神社,这份谈话的诚意已经大打折扣。 再到2015年,安倍晋三上台,那就更有意思了。他的“70周年谈话”玩起了文字游戏,把主动的“道歉”变成了被动的引用,说什么“历代内阁已反复表明反省和道歉”。最关键的是,他加了一句私货:“不能让与战争毫无关系的子孙后代,背负继续谢罪的宿命。” 这句话,等于从根子上否定了日本作为一个国家,需要持续承担历史责任的义务。 从村山的“我错了,我道歉”,到安倍的“前辈们道过歉了,后代不用再说了”,再到今天石破茂的“我啥也不说”,你看看,这条倒退的轨迹多么清晰。 沉默,有时候比说谎更伤人。 因为它代表着一种彻底的、连伪装都懒得伪装的蔑视。 更可怕的是,这种官方的沉默,是建立在整个日本社会对历史日益“健忘”的基础上的。这些年,日本右翼势力在干嘛?修改教科书!“南京大屠杀”变成“南京事件”,“慰安妇”的历史被抹去,甚至有议员公然否认。当谎言重复了一千遍,年轻一代真的就信了。 日本内阁府的民调显示,18到29岁的年轻人里,有高达74%的人对战争的认知模糊不清。他们觉得,那是爷爷辈的恩怨,和自己无关,没必要再道歉了。 当一个国家的年轻人不再了解自己国家曾经犯下的罪行,这个国家离重复错误,还远吗? 当广岛的和平钟第80次敲响时,日本政府却选择背对历史。这种逃避,恰恰与它日益加速的军事松绑形成了诡异的同步。军费开支奔着GDP的2%去,积极引进能打到别人家门口的“战斧”导弹,不断掏空“和平宪法”的核心…… 一个拒绝清理战争遗产的国家,却在磨刀霍霍,这向亚洲邻国传递了什么信号? 80年了,我们其实早就不再把希望寄托在一纸道歉声明上。中国的强大,让我们有底气说:历史真相,不容篡改。我们自己高规格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是在告诉全世界,和平来之不易,守护和平的力量必须强大。 但石破茂的沉默,依然像一根刺,扎在所有曾饱受日本侵略之苦的亚洲人民心里。它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真相:一个从未真正清算过军国主义思想的国家,它的所谓“和平主义”,根基是何其不稳。 石破茂的政治豪赌,或许能为他换来短暂的喘息之机,保住位子。但他透支的,是整个日本的国家信誉,是将日本进一步推向了在亚洲被孤立的境地。 历史不会因为沉默而消失,未愈合的伤口,终究会在时光中隐隐作痛。80年后的这场“失语”,或许比任何道歉宣言,都更刺目地揭示了历史的真相:真正的勇气不是忘记,而是铭记。逃避,永远是代价最昂贵的那个选项。
石破茂决定打破惯例,30年来第一次,中国等不到,日本迟来的道歉 从1995年村山
历史脑洞
2025-08-07 02:14:0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