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就给我500块,资助不起装什么孙子!”2006年,贫困大学生向海清向媒体怒斥孙俪,声称她答应资助到自己大学毕业,但是现在却一分钱都不给,她这分明就是在沽名钓誉! “我一定会好好学习,长大之后报答您的恩情,做一个像您一样厉害的人,去帮助更多的人,将这份爱传递下去……” 2002年,向海清在接受孙俪每个月500块钱的资助后,对孙俪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第一次主动给孙俪写了一封信,后来,每隔一段时间,孙俪都会收到来自山区的信件,署名向海清。 那一刻,孙俪只觉得自己做了一件无比正确的事情,可没想到,在2006年,事情突然就发生了转折,向海清写了一篇长达6000多字的“小论文”,对曾经资助自己的孙俪进行控诉。 一瞬间,孙俪站在了风口浪尖,各种流言蜚语纷至沓来,那一刻,孙俪只觉得自己天塌了,而“罪魁祸首”却是当初自己援助的那个可怜的青少年。 向海清的态度为何会突然发生这么大的改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向海清出生在一个极为贫穷的小山村,父亲是家中唯一的顶梁柱,但天有不测风云,一场意外夺走了父亲年轻的生命,自此之后,向海清只能与母亲相依为命。 然而,母亲患有严重的哮喘,必须常年吃药才能维持,母子二人生活十分拮据,生活在这样一个苦难的家庭,向海清从小便十分懂事儿,一边上学,一边干些杂活补贴家用。 学费、生活费、母亲的医药费,都落在了向海清的肩膀上,但他却从未喊过一声苦。 事情的转折发生在2001年,当时电视台播放了纪录片《希望在山村》,向海清正在小山村读高中,遍布补丁的衣服,坚毅议的眼神,瘦削的肩膀,让人看了心肝一颤。 也是在纪录片中,向海清的家庭状况被小有名气的新人演员孙俪得知,孙俪心地善良,而且与向海清还有着同病相怜之处。 孙俪的原生家庭并不幸福,父母感情不和,年幼时,孙俪便跟随母亲生活,看着无助却又坚毅的向海清,孙俪似乎看到了当年那个可怜巴巴的自己,一时间起了恻隐之心。 后来,孙俪想方设法联系到了向海清,她决定从自己本就不算高的收入里面拿出一部分资助向海清上学,帮助这个在泥潭之中苦苦挣扎的青少年。 2002年,孙俪以母亲邓女士的名字,每个月为向海清打去500块钱,希望向海清能够好好上学,将来出人头地,走出大山,改变家庭现状,带着患有哮喘的母亲过上好日子。 向海清第一次收到孙俪的资助时,激动地痛哭流涕,他在电视上见过孙俪,是个人美心善的大姐姐。 向海清鼓起勇气向孙俪写了一封感谢信,这两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温暖、感化着彼此。 然而,随着孙俪的资助时间越来越久,名气越来越大,向海清得知孙俪的片酬很高,心态也渐渐发生了变化。 明明孙俪拍一集电视剧,片酬就高达几十万,为什么对自己的资助始终停留在每个月500块钱? 从最初的感激,到不满,再到最后的仇恨,向海清的心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想要通过孙俪索取到更多的资助,然而孙俪始终没有妥协。 靠着别人投去的食物,是无法生存的,孙俪认为向海清应该学会自食其力,这样踏入社会之后才能够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才能带着母亲拥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可“鬼迷心窍”的向海清根本不明白孙俪的用心良苦,反而掉进了孙俪想要借着每个月对自己500块资助一事“沽名钓誉”的“思想陷阱”。 最终,向海清将“炮口”对准了昔日资助自己的恩人,写了长篇大论的文章吗,足足有6000多字,全部是在控诉孙俪“虚伪”、“伪善”、“装好人”。 向海清在信中表示,自己考上大学才一年,孙俪母女就断了对自己的资助,后续这篇文章被记者发布在博客上,虽然隐去了姓名,但还是被有心人扒了个底朝天。 向海清的那篇“小作文”在网络上迅速流传,情况愈发不可控制,得知真相的孙俪泪流满面,她不明白,当初那个坚毅的少年去了哪里?短短几年的时间为何就完全变了一副模样? 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的孙俪,因为这件事情,多年打拼的影视事业差点功亏一篑,向海清的控诉让孙丽在接受采访时泪洒现场,心中的委屈也如开了闸的洪水。 当初的心善变成了教训,当初坚毅的少年,变成了吃“人血馒头”的白眼狼,从那之后,孙俪心中留下了阴影,也成为了她一辈子无法释怀的痛! 信息来源:央视国际——要捐给真正需要的人孙俪:我的善举还会继续
董卿主持八一晚会时气场强大,有目共睹。在以前的八一晚会上,她就像一颗定心丸,稳稳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