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篇和领导顶嘴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肖阳把那份被打回来的策划案拍在桌上

小明说这样的情感 2025-08-07 01:19:31

第二十六篇 和领导顶嘴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肖阳把那份被打回来的策划案拍在桌上时,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王总,这已经是第五版了。”他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火气,“您说要突出性价比,我们砍了三个溢价环节;您说要年轻化,我们换了三次视觉风格;现在您又说‘没抓住品牌调性’,可您从头到尾没说过调性具体指什么!” 办公室里瞬间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连空调的嗡鸣声都变得格外清晰。王总愣住了,显然没料到平时还算顺从的肖阳会当众顶嘴,脸色由红转青,手指着门口:“你,出去!” 肖阳摔门而出的瞬间,心脏像被一只手攥紧,突突地跳得发疼。走廊里的灯光惨白,他扶着墙大口喘气,脑子里一片空白——刚才那股冲劲褪去后,只剩下铺天盖地的恐慌。 他想起刚入职时,王总拍着他的肩说“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想起自己熬夜改方案时,王总递过来的那杯热咖啡;甚至想起上周部门聚餐,王总还笑着说“肖阳这小子,是块能扛事的料”。可刚才那几句话,像一把钝刀,把这些过往的缓和都割得稀碎。 回到工位,他盯着电脑屏幕上的方案,一个字也看不进去。同事们假装忙碌,却总有人用余光瞥他,那眼神里有同情,有不解,或许还有几分“看他怎么收场”的旁观。他想发消息道歉,手指在对话框里敲了又删,最后只留下一片空白——话已出口,道歉显得太怂,不道歉又怕彻底撕破脸。 下午的部门例会,肖阳做好了被穿小鞋的准备。没想到王总只是淡淡地说:“上午的事,是我没说清楚调性的具体要求。肖阳,你把方案里关于品牌历史的部分再强化下,这就是我们要的调性。” 散会后,王总单独叫住他:“刚才在气头上?”肖阳低下头,声音闷闷的:“对不起王总,我不该当众跟您吵。”王总叹了口气:“你的方案确实做得用心,是我改得太随意了。但职场不是辩论赛,有不同意见可以私下说,当众顶嘴,不仅打我的脸,也显得你沉不住气。” 走出办公室,肖阳心里五味杂陈。有松快——原来没想象中那么糟;有懊悔——明明可以换种方式沟通;还有点隐秘的触动——原来领导也会承认自己的问题。 后来他才明白,和领导顶嘴的体验,像喝一杯加了冰的烈酒:当下确实解气,喉咙里火烧火燎的痛快;可后劲上来,是胃里的翻搅和指尖的发凉。你以为是在捍卫自己的专业,却可能忘了职场沟通的本质不是争对错,而是把事做成。 但那次顶嘴也让他看清:真正有格局的领导,在意的不是“被顶撞”的面子,而是你有没有道理;而成熟的职场人,懂得把“顶嘴”的勇气,变成“好好说话”的底气——有不同意见可以提,但用尊重的方式开口,既给对方留余地,也给自己留退路。 就像走路遇到岔路,没必要对着指路的人发脾气,大可以说“我看那边好像更近,咱们一起看看?”——目的都是到达终点,何必用争执的方式,徒增路上的荆棘。

0 阅读:0
小明说这样的情感

小明说这样的情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