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被怼得哑口无言,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大幅减少了从瑞士买机床,瑞士出口掉了 37%,瑞士几家大公司不得不裁员停工,损失大,瑞士很生气,觉得自己一直跟着美国,结果吃亏了。 瑞士机床行业本来就指着出口吃饭,中国又是他们的大客户。可今年头三个月,瑞士对华机床出口额直接腰斩,就像坐了过山车一样,从山顶直接跌到了谷底。 瑞士机床制造商协会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出口额就已经下降了11.8%,到了2025年第一季度,对中国的出口额更是只剩下3.93亿瑞士法郎,同比暴跌8.5%,这还只是官方数字,实际情况可能更严重。 瑞士央行的报告也指出,瑞士对中国的高端机床出口同比下降了30%,而民间机构的统计甚至显示降幅达到了37%。这数字就像一把锋利的刀,狠狠扎在瑞士机床行业的心脏上。 瑞士的机床企业这下可遭了殃。GF加工方案,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公司,如今也不得不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由于订单大幅减少,他们不得不关闭了部分工厂,裁员人数超过500人。 斯达拉格集团的日子也不好过,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来自中国的收入同比下降了40%,公司不得不调整生产计划,减少产能。 这些曾经的行业巨头,如今却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为啥中国突然就不买瑞士机床了呢?这还得从瑞士自己身上找原因。 这些年,瑞士跟着美国搞技术封锁,对中国出口的机床设置了各种限制。比如,他们把高端机床的出口精度限制在0.01毫米以上,以为这样就能卡住中国的脖子。 可他们没想到,中国的机床企业就像打不死的小强,越挫越勇。沈阳机床的i5智能系统,精度和瑞士顶级机床差不多,但价格便宜30%,交货周期也从6个月缩短到3个月。 这一下子就把瑞士机床的优势给比下去了。 看看中国本土机床的发展,那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2024年,中国国产机床的市场份额从 35%飙升到58%,新增了120家机床企业,研发投入翻了一倍。 曾经需要进口的精密加工设备,现在不仅能自给自足,甚至开始返销德国。 在2025年的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上,国产五轴联动机床大放异彩,性能和进口产品不相上下,价格却只有人家的一半。 像科德数控的六轴五联动叶盘加工中心,一开展就被抢购一空,订单都排到了明年。 瑞士人可能还没搞明白,中国早就不是当年那个只能依赖进口的国家了。在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中国对高端机床的需求越来越大,但这些需求大部分都被国产机床满足了,比如比亚迪的电池工厂,用的都是国产数控机床,精度高,效率也不输给瑞士货。 瑞士的政治立场也让他们吃了大亏。本来瑞士一直标榜自己是中立国,可在中美贸易摩擦中,他们却跟着美国对中国搞技术封锁。2025年4月,瑞士还调整了出口管制清单,把半导体、量子计算等领域的两用物项列入其中,这无疑是给中瑞机床贸易雪上加霜。 中国可不是好欺负的,你限制我,我就自己研发,自己生产。这一来二去,瑞士机床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就越来越小了。 现在瑞士机床行业亏损严重,政府补贴也救不了市场。如果瑞士还想挽回中国客户,恐怕不是降价50%就能解决的,他们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位。 是继续做美国的“技术打手”,还是回归“中立国”的商业理性?这是摆在瑞士面前的一道难题。
听说西方战略专家最近研究中国崛起,结论差点把自己惊掉下巴——“这可能是人类史上最
【11评论】【7点赞】
用户13xxx08
中国搞出的这些东西以后,是可以把瑞士卷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