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ra回应广告被禁经济越好,为何幸福越“难涨”?这规律藏了30年没人说透

雷频谈商业 2025-08-06 23:39:40

Zara回应广告被禁

经济越好,为何幸福越 “难涨”?

这规律藏了 30 年没人说透

第一阶段:工业化的 “幸福红利期”

—— 越批量生产,越容易幸福

你发现没?快速工业化时,幸福感反而最 “好赚”。为啥?因为粮食、家电这些必需品,能靠工厂批量生产压低成本 —— 以前稀缺到要抢的东西,突然能 “流水线造出来”,价格一降再降,手里的钱能买到的 “实在货” 越来越多。这时候的幸福,本质是 “工业化帮你把稀缺变普惠”,门槛极低,谁都能尝到甜头。

第二阶段:

服务业的 “幸福陷阱期”

—— 越经济发展,越难 “便宜买服务”

但等温饱解决,钱开始砸向租房、看病、教育这些服务业时,诡异的事发生了:经济越红火,这些服务越贵。因为服务的核心是 “人”—— 老师、医生、月嫂的时间没法像洗衣机一样 “批量生产”,经济越好,大家越愿意为 “人的时间” 买单,人力成本水涨船高。这时候你才发现:

工业化能让 “物” 变便宜,却让 “人提供的服务” 永远贵

幸福的 “性价比” 突然暴跌。

第三阶段:竞争的 “幸福缩水期”

—— 越追求 “更好”,越容易 “不满足”

更反常识的是,这时候的幸福早不是 “我有多少”,而是 “我比别人多多少”。你住 100 平的房子,但若邻居住 150 平,幸福感就打折扣;你月薪 2 万,同事拿 3 万,踏实感就消失。

因为服务资源(好学校、好医生)永远有限,经济越发展,大家越有能力 “抢资源”,反而把幸福变成了 “零和游戏”—— 别人多占一点,你的幸福感就少一点。

看懂这个阶段切换,才明白为啥日子好了,却总觉得 “幸福不够用”。

只要人力还是一种生产要素,财富的本质就是对他人劳动时间的索取权

从这个意义上说,共同富裕是不可能的。

总有人要为了钱去做低端服务业。

0 阅读:0

猜你喜欢

雷频谈商业

雷频谈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