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1974年底,81岁高龄的毛主席乘坐专列抵达湖南长沙,住进了省委九所,在

酷炫青春风飞扬 2025-08-06 23:24:22

[浮云]1974年底,81岁高龄的毛主席乘坐专列抵达湖南长沙,住进了省委九所,在这里度过了漫长的114天,在这期间,毛主席作出了著名的两大决策:1.长沙决策,2.特赦最后一批战犯。 火车抵达湖南长沙,毛主席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走下车厢,他穿着一件灰色的呢大衣,省委的同志们迎上前去,劝他先休息,但他摆摆手说:“先听听湖南的情况吧。”当晚,工作人员送来了当天的《湖南日报》,毛主席靠在床头,逐字逐句地阅读。 由于肺心病和白内障加重,毛主席的行动愈发不便,视力模糊到只能靠放大镜看文件。 但之后的每一天,他依然坚持每天听汇报、作决策,省委同志每天上午来汇报工作,他半靠在沙发上,手里攥着铅笔,在文件上勾画重点——有时是洞庭湖堤垸加固的预算,有时是湘西山区通电的计划,甚至细致到询问“农民冬天有没有棉衣”。 12月中旬,他专门召见省农业厅干部,询问杂交水稻的推广情况,当听到亩产比常规稻高出两百斤时,他眼睛一亮:“袁隆平这个同志了不起!要支持他继续搞研究。”这番话,为后来杂交水稻埋下了伏笔。 1975年1月初,毛主席连续多日与湖南省委及中央工作组讨论干部交接的问题,当时,正是领导班子调整的关键期,他提出:“湖南要选熟悉农业、能吃苦的干部,把生产搞上去。” 这便是后来被称为“长沙决策”的核心——明确要求各级领导班子以实干为导向,确保国家政策在基层落地,据工作人员回忆,讨论时毛主席声音微弱却坚定:“干部要接地气,别坐在办公室里想当然。” 1975年2月,毛主席特意嘱咐公安部部长华国锋:“这些同志关了这么多年,该回家了。”原本计划分批特赦,但他大手一挥:“全部释放,一个不留。” 消息一出,许多工作人员怕放走这些战犯会出问题,但毛主席很淡定,说:“他们也是中国人,给个机会,他们会记得共产党的好。” 之后,293名战犯都得到了新的生活,其中好几个人后来成了两岸交流的桥梁,这个决定,既符合“惩罚过去,治病救人”的原则,也让全世界看到了新中国的宽广胸怀。 在九所的日子里,毛主席的生活极其简朴,3月的一天,他提出想去湘江边看看,工作人员担心他的身体,他却坚持:“我在长沙读书时,常在江里游泳,现在该去瞧瞧。”最终,在警卫员的搀扶下,他在江畔站了许久。 1975年4月,毛主席的身体已极度虚弱,但他仍坚持处理完最后一份关于湖南水利建设的文件,离开长沙那天,他坐在专列窗边,望着九所的院墙红了眼眶。 114天的长沙时光,毛主席身体不好,还是做出了影响很大的决定,还一直记挂着土地和人民,正如他后来所说:“我在湖南这些年,学到了农民的实在,这是最珍贵的东西。” 主要信源:新华社——《1975年特赦全部在押战犯始末》

0 阅读:0
酷炫青春风飞扬

酷炫青春风飞扬

酷炫青春风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