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董事长口出狂言!如果中国大陆强攻台湾,那么你们将会得到的将是一个“经济死岛”!这是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在2023年给出的答案! 大家怎么看,一起评论区唠唠! 这番话立即在全球科技圈掀起轩然大波,因为台积电的地位实在太特殊了,而他的这句话也像是警告。
要知道,作为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企业,台积电掌握着62%的市场份额,为台湾贡献了10%的GDP,从苹果手机到英伟达AI芯片,大半都出自它的工厂,但这个庞然大物看似强大,实则脆弱不堪。 台积电的生产体系就像一台精密仪器,缺了任何一个零件都转不起来,它需要荷兰ASML的光刻机、美国的EDA软件,还有遍布全球的数千家供应商。 2018年,仅仅一次员工误操作引发的病毒,就让数条生产线瘫痪,损失2.5亿美元。 在地缘政治的夹缝中,台积电的日子越发难过,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逼迫其在亚利桑那州投资650亿美元建厂。 这笔投资不仅成本翻倍,还面临文化冲突和工会问题。 另一边,台积电又不敢彻底放弃占其业务10%的大陆市场,南京和上海的工厂仍在运转,但随时面临美国制裁的风险。 这种左右为难的处境,让刘德音的“死岛论”更像是一声无奈的叹息。 岛内对这番言论反应强烈,有人指责这是在“挟技术以令天下”,有人批评这暴露了台湾过度依赖半导体产业的危险。 而《联合报》更是直言,把企业绑上政治战车,最终只会害了企业,也害了台湾。 这场风波的背后,折射出全球科技产业链在地缘政治压力下的断裂危机,台积电的困境,正是整个行业面临的缩影。 但就在台积电陷入两难时,大陆半导体产业却在悄然崛起。 这个过程要从张汝京说起,当年他放弃台积电高管职位和丰厚股票,只用13个月就在上海建成了中芯国际的第一条8英寸晶圆厂。 虽然后来因专利纠纷赔付12亿美元并被迫离职,但张汝京开创的事业并未停止,中芯国际已成功实现14纳米芯片量产,7纳米工艺也取得突破。 而美国对这一趋势格外紧张,一方面通过“芯片法案”拉拢台积电,另一方面却在军事推演中包含了摧毁台积电工厂的预案,这种矛盾的态度暴露了美国维护科技霸权的焦虑。 面对风险,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开始重组,台积电已在日本、德国布局新工厂,欧盟也加快芯片自主研发。 这场产业转移,某种程度上印证了刘德音所说的“台积电模式无法轻易复制”。 但历史总是充满讽刺,当年台积电威胁张汝京“若去大陆就拿不到股票”,如今却在美国压力下投入1650亿美元建厂,这笔堪称天价的投资,让台积电陷入了更深的两难。 从乌克兰危机中半导体产业的覆灭可以看出,将科技产业链武器化只会带来共同毁灭,大陆一直强调和平统一,推动两岸融合发展,因为真正的繁荣从来不是建立在对抗之上。 这场始于一句“狂言”的风波,最终揭示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在全球化时代,任何企业都无法独善其身,任何地区都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孤岛”。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踊跃留言!麻烦看官老爷们阅读后点赞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