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句容,男子梦寐以求想一夜暴富,网上一条野外探宝短视频启发了他的灵感,于是,他

小峰聊社会 2025-08-06 22:14:28

江苏句容,男子梦寐以求想一夜暴富,网上一条野外探宝短视频启发了他的灵感,于是,他花1000多元买了探宝器开始寻宝。意外的是,他在干涸的水库挖到一陶罐,里面竟有39件首饰银鎏金饰,他兴奋不已觉得这下可发财了!他找中间人帮他联系买主卖了20万,给中间人18800元好处费,万没想到,钱没捂热,人进去了!

(参考信源:央视新闻)

20万人民币,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是一笔改变生活的巨款。然而,对于江苏句容的刘某而言,这笔钱却像烫手山芋,最终不仅没能让他一夜暴富,反而将其送进了冰冷的牢房,判处有期徒刑五年。这出因“野外探宝”引发的悲剧,近日由央视新闻曝光后,迅速引发社会各界关注。一个本该属于国家的珍贵历史遗产,在贪念的驱使下被私自倒卖,最终,探宝者和中间人双双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沉重代价。

故事的主人公刘某,一个普普通通的市民,心中却怀揣着不切实际的“一夜暴富”梦。在2023年的一天,他被网络上铺天盖地的“野外探宝”短视频所吸引,仿佛找到了财富密码。他毫不犹豫地花费千余元购置了金属探测仪,满怀憧憬地投入到这场“寻宝”行动中。起初,他的收获寥寥无几,多是些不值钱的废铜烂铁,但心中的欲望之火并未熄灭。

转机出现在去年,当他行至村旁公园一处干涸的水库时,一个大胆的想法浮现脑海:这水下,会不会藏着什么宝贝?探测仪的急促鸣响,迅速验证了他的猜想。小心翼翼地挖掘后,一个古朴的陶罐赫然眼前。刘某欣喜若狂,顾不得多想,立即将陶罐悄悄带回家中。打开陶罐的一刹那,金光闪烁,赫然呈现出39件精美的纯金首饰,刘某的“发财梦”似乎触手可及。

然而,这并非是“天降横财”,而是国家文物的非法发现与侵占。刘某很快联系了在古玩市场结识的中间人沈某,商议出售事宜。在沈某的运作下,这批文物最终以20万元的价格被悉数转手,刘某也按约定给了沈某18800元的好处费。这笔“横财”来得快,去得也快。消息不胫而走,很快,警方循迹而至。随着警方的介入,这批珍贵的文物被悉数追回。经专业鉴定,陶罐内的39件首饰竟是宋元时期的银鎏金簪饰,其中包含4件二级文物、6件三级文物,其余29件也均为一般文物,其历史和文物价值远超20万元的私下交易价格。

面对铁证如山,沈某自知难逃法网,主动投案自首。而刘某,也为自己的一时贪念付出了惨痛代价。在今年7月25日,经句容市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依法判决:刘某因倒卖文物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而作为从犯,且有自首情节的中间人沈某,则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至此,这场妄图通过倒卖国家文物实现“一夜暴富”的闹剧,以当事人身陷囹圄而告终。

此案无疑再次敲响了警钟。我国《刑法》明确规定,以牟利为目的倒卖国家禁止经营的文物,情节严重者将面临严厉的刑事处罚。刘某和沈某的行为,属于典型的共同犯罪,且涉及国家重点文物,情节“特别严重”。尽管有人会质疑,民众发现文物后是否应得到更高额的奖励,但法律的红线不容逾越。地下埋藏的文物,所有权归国家,任何个人或组织未经许可的挖掘、买卖行为,都是对国家文化遗产的侵犯,更是对法律的蔑视。

刘某的“发财梦”最终演变成了“牢狱噩梦”,这生动地诠释了“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这起案件不仅警示着那些心存侥幸、企图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不义之财的人,也提醒着每一位公民,增强法律意识,远离诱惑,切莫因一时贪念而误入歧途,最终葬送了自己的自由与未来。保护文物,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而遵守法律,更是立身处世的底线。

您对此事怎么看?

关注小峰,带你每天看不同的社会热点!

0 阅读:35
小峰聊社会

小峰聊社会

品不同人生,看社会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