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四位退休老友聚餐畅饮,两瓶白酒下肚,散场时,其中一人顺路将明显醉酒的老人送到了小区门口,看他走进去便离开了。谁知,老人独自上楼时摔倒,后脑重伤不治身亡。悲痛的老人家人将同桌饮酒的三人告上法庭,索赔近50万,认为他们没把醉酒的老人安全送到家或联系家人,未尽到责任。老友们震惊痛惜,觉得送到门口已算尽责,老人的死纯属意外。结果,法院的判决出乎意料。 据中国网湖北8月5日报道 酒局散场后,那扇没送到的家门成了永远的痛 凌晨四点,武汉老城区的巷子里飘着豆浆香,张建国的老伴却在单元楼门口哭得直不起腰。三楼楼梯转角,那摊已经发黑的血迹像块烙铁,烫得王建军眼睛生疼——昨天下午还跟他碰杯的老伙计,就这么没了。 一、酒桌上的热乎气 "建国,你这酒量还是当年车间第一!"李志强把第三杯白酒往张建国面前推,搪瓷杯沿磕出的豁口蹭着桌面,发出细碎的响。 这是四个退休老工友的月度聚餐,就在小区门口那家开了二十年的家常菜馆。王建军记得清楚,张建国今天特别高兴,刚领了孙子的满月照,掏出来给哥仨轮着看,照片边角都被手指捻得起了毛边。 "少喝点,你前阵子不才说血压高?"赵卫东抢过张建国的杯子,自己抿了一口。 "怕啥!"张建国嗓门亮,"咱哥四个,从1987年在机床厂拧螺丝就在一起,现在孙子都有了,喝两盅咋了?"他说着抢回杯子,仰头又是一大口,喉结滚动的样子,跟年轻时在车间里比谁能喝似的。 两瓶52度的白酒见了底,窗外的太阳都斜了。张建国的脸红得像猪肝,说话开始打晃,筷子夹菜时好几次戳到盘子外面。 "散了散了,"王建军结了账,扶着张建国的胳膊,"我送你回去,顺道。" 二、小区门口的告别 三月的风还带着凉意,张建国被风一吹,打了个激灵,却梗着脖子说:"没事!我家就在里头三单元,闭着眼都能走。" 王建军扶着他往小区里挪,路灯把两人的影子拉得老长。张建国的脚步磕磕绊绊,好几次差点绊倒在路沿石上,嘴里还嘟囔着:"当年我追你嫂子,就是在这条路上......" 到了三单元门口,王建军帮他按了楼道灯。暖黄的光漫出来,照亮张建国沾着酒渍的衣襟。 "上去吧,到家给我个信。"王建军拍了拍他的后背。 "知道知道......"张建国挥挥手,踉跄着进了楼道,手在墙上摸索着找扶手。王建军站在门口等了会儿,听见楼上传来"咚"的一声闷响,像是重物落地,紧跟着又是一阵窸窣声。 "老张?没事吧?"他喊了一嗓子。 "没事......踢到台阶了......"楼上传来含混的回应。 王建军笑了笑,心想这老伙计真是喝多了。他看楼道灯亮着,转身骑上电动车走了。那会儿他完全没想到,这竟是和张建国见的最后一面。 三、法庭上的沉默 接到张建国儿子电话时,王建军正在给孙子换尿布。"王伯伯,我爸没了......"电话那头的哭声像锥子,扎得他手一抖,尿布掉在地上。 派出所的调查结果很快出来:张建国醉酒后独自上楼,在三楼转角处摔倒,后脑勺磕在台阶棱角上,因颅内出血死亡。 "你们怎么能让他一个人走?"法庭上,张建国的老伴抹着眼泪,声音嘶哑,"他喝成那样,你们就该送他到家,或者给我们打个电话啊!" 王建军的手紧紧攥着裤缝,指节发白。"我们送他到单元门口了,他说自己能行......" "能行?能行他会摔死吗?"张建国的儿子红着眼吼道,"我爸高血压多年,你们还让他喝那么多!" 李志强掏出随身带的降压药,倒出一粒塞进嘴里。"我们真不是故意的,几十年的兄弟,谁能想到会这样......" 法官敲了敲法槌,庭内瞬间安静。"共同饮酒者有相互关照的义务,尤其是明知对方饮酒过量、身体不适时,应确保其安全到家或联系家属。"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三个低着头的老人,"王建军虽将张建国送至小区门口,但未确认其安全进入家中;李志强、赵卫东作为同饮者,未劝阻过量饮酒,也未参与护送。" 最终判决下来:三人共同承担15%的赔偿责任,合计赔偿7.2万元。 四、酒桌外的余味 走出法院那天,武汉下着小雨。三个老人站在路边,谁都没说话。二十年的酒局,数不清的碰杯,最后竟落得这样的结局。 王建军掏出手机,翻到张建国发给他的最后一条微信,是聚餐前一天晚上发的:"明天带瓶好酒,咱哥四个好好聊聊。"他盯着那行字,眼眶慢慢湿了。 后来巷子里的老人们议论这事,有人说法院判得对,有人说老伙计不该担这个责。但更多人开始悄悄改了习惯:酒桌上劝酒的少了,散场时总有人主动说:"我送你回去,送到家门口。" 张建国的老伴把他的遗像摆在客厅,旁边放着那只磕了口的搪瓷杯。每次有人来串门,她总会念叨一句:"喝酒别逞强,送朋友一定要送到家啊。" 那扇没被送到的家门,成了三个老人心里永远的疙瘩。而这场意外,也像一记警钟,敲在每个爱凑酒局的人耳边——酒桌情谊重千斤,但比起碰杯时的热乎,转身时的牵挂,或许才是更该记在心里的本分。
湖北武汉,四位退休老友聚餐畅饮,两瓶白酒下肚,散场时,其中一人顺路将明显醉酒的老
文姐分享生活
2025-08-06 21:19:3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