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赞]法国媒体都看不下去了,公开喊话:中国拒绝放弃购买俄罗斯石油,这样一来,

韫晓生 2025-08-06 18:17:36

[中国赞]法国媒体都看不下去了,公开喊话:中国拒绝放弃购买俄罗斯石油,这样一来,中美刚刚达成的峰会共识怕是要黄!   (信源:中国基金报——美财政部长称中国如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可能面临更高关税,外交部回应)   一笔看似寻常的跨国原油交易,却能同时牵动华盛顿的神经,引发欧洲舆论的酸楚,也清晰勾勒出中国全新的战略轮廓。2024年上半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了约5.9亿桶原油,同比增长超过10%。   这笔交易远不止数字那么简单,它折射出全球秩序正在经历深刻的裂变与重构。当法国媒体忧心忡忡地发问“中美峰会还有戏吗”,并将矛头指向这笔交易时,一个更深层的问题浮出水面:到底是中国破坏了规则,还是那个我们熟悉的世界规则,本身已经开始崩塌?   先看嗓门最大的批评者美国,其表现矛盾。一方面,财长耶伦等高官频繁释放缓和信号,强调与中国“负责任竞争”、避免“脱钩”;另一方面,7月19日中美瑞典三边会谈刚结束,美国商务部就评估新一轮对华技术出口限制。   这种边请上谈判桌、边使绊子的做法贯穿其对华政策始终,持续对台军售、对中概股没完没了审查,都用行动否定自身言辞。   更讽刺的是它在经济施压上的双重标准。自2019年中美关税休战后,所谓“取消对华关税”的审查拖了近三年,至今仍是镜花水月。中国输美商品的平均关税依然维持在19.3%的高位,远比特朗普时代之前高得多。   然而,法国以中国购买俄罗斯原油破坏团结为由指责中国时,却选择性遗忘美国的能源账本。2023年,美国核反应堆24%的燃料总量来自从俄进口的浓缩铀,金额近11亿美元。其“我买是保障需要,你买是支持侵略”的逻辑,暴露政策虚伪。   说到底,拜登政府在经济、外交和内政上表现不佳,为2025年竞选,需稳定中美关系安抚资本市场。所以,拜登和可能回归的特朗普的“对话”姿态,更像是服务国内政治的战术,而非战略真诚。   若美国策略自相矛盾,欧洲部分舆论反应则似一曲夹杂忠诚代价与焦虑转移的悲歌。俄乌冲突后,欧盟为与美国政治立场一致,对俄能源制裁,主动削减超六成天然气进口量。   这种“戒断”带来剧痛,能源成本飙升,民众电费负担沉重。这如同有人赌气掀桌,只能饿着看别人吃饭。中国淡定与欧洲窘迫形成鲜明对比。   在这种背景下,法国媒体的“担忧”格外微妙。美国刚对法国红酒、奶酪等产品加征关税,法国国际广播电台就将矛头转向中俄能源合作,这似是不敢向盟友发泄怨气,转而找易攻击的目标,如同“被老师批评后踢路边石子”,揭示其深层不安。   这种不安源于对旧秩序逝去的失落。过去全球化叙事中,西方习惯中国是“追随者”和“倾听者”,如今中国基于自身利益独立决策并开辟务实新路径,冲击旧游戏规则,引发他们不适。   当华盛顿与布鲁塞尔陷入困境时,中国的选择展现出清晰的现实主义逻辑。一是俄罗斯原油低价难以拒绝;二是出于国家能源安全考虑,避免未来被“卡脖子”;三是市场账,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强劲国内需求驱动进口,这是市场行为,非地缘政治站队。   更重要的是,中国行动并非孤立。而是有其他国家所支撑的,并且还有一系列的行动。这些行动勾勒出崛起大国从被动应手到主动布局轨迹,展现不跟风、不盲从的战略定力。   说到底,这笔原油交易所引发的喧嚣,根源并非交易本身,而是全球权力格局从单极向多极化演变的一个标志性症状。   它照见了美国的霸权焦虑,暴露了欧洲的战略被动,也宣告了一个独立自主新范式的确立。当旧棋盘已经破碎,一味指责或抱怨都无济于事。现在,中国不再是那个在牌局边等待发牌的角色,而是成了主动塑造牌局走向的关键力量之一。   面对这个现实,真正的问题或许不再是美国是否愿意收敛其双重标准,而是当旧的游戏规则失效后,又有谁为这场正在开启的新牌局做好了准备?

0 阅读:45
韫晓生

韫晓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