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赞]美国突然下最后通牒:中方再买俄石油,就征收100%关税。话音未落,中国

韫晓生 2025-08-06 18:17:36

[中国赞]美国突然下最后通牒:中方再买俄石油,就征收100%关税。话音未落,中国不到24小时就“反将两军”。一边照常进口俄油不手软,一边外交强硬回击,美方算盘打空了。贸易战火苗刚冒头,中方就用实际动作泼了一大盆冷水。   (信源:央视新闻——国际锐评丨“如期展期90天”对中美解决经贸分歧意味着什么?)   斯德哥尔摩的谈判桌还留有余温,中美经贸团队为期90天的关税休战才刚画上句点。谁知这份脆弱的共识,连一天都没能撑过。   空气里那丝克制的暖意尚未散尽,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就在新闻发布会上扔出了一句冰冷的威胁:“若中国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将面临100%关税惩罚!”这记毫无预兆的回马枪,瞬间浇灭了外界对中美关系缓和的所有期待。   人们不禁要问,华盛顿这番看似自损八百的极限施压,究竟打着什么算盘?而这场来势汹汹的关税风暴,又为何在正式登陆前,就几乎注定要落空?   这记重拳看似突兀,实则早有盘算。贝森特发话前几天,特朗普总统在“空军一号”上向全球喊话,强行将俄乌和平协议最后期限缩至10天,还扬言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实施“二级制裁”。   这套组合拳背后算计清晰:一是在地缘上敲打中俄,用能源禁运绞杀中俄伊战略三角,瓦解三国“去美元化走廊”;二是为自家页岩油抢生意,迫使中国高价买美国能源。这更像是为2026年中期选举准备的政治秀。   在国内CPI达4.8%、国债破35万亿美元的窘境下,挥舞关税大棒是转移矛盾的廉价手段。可惜,华盛顿还用“石油美元”老套路,却没注意对手玩法已变。   就在华盛顿还在盘算金融大棒的威力时,北京棋盘上的一步棋,早已让这场威胁成了空炮。真正的反制,并非始于外交部的唇枪舌剑,而是一项数月前就已生效的国策。今年二月,中国早已未雨绸缪,主动对美国能源加征了报复性关税。   这招“先手棋”效果在数据上清晰体现,中国已经连续数月未从美国进口原油、天然气等原料了。要知道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原油买家。所以当他威胁我们的时候不妨想一想,自己国内的情况。   这并非简单的贸易脱钩,而是金融霸权与实体联通的深层较量。美国制裁基于美元体系,但中俄贸易中99.6%的人民币结算比例已筑起金融防火墙。   与美国虚拟的金融施压不同,中俄有“钢铁管道和人民币结算”的双重堡垒。预计2030年建成的“西伯利亚力量二号”管道,年输气量可达五百亿立方米,是金融制裁无法穿透的“硬资产”。   同时,中国能源安全网更密,中国并没有将进口的地方拘泥于一个国家,而是多国。这样可以保证我国在短期内不会被限制。此外,中国掌握全球90%稀土深加工能力,可对美国F - 35战机和芯片产业进行不对称反击。   这场太平洋两岸博弈的涟漪迅速扩散,其他玩家用行动给出答案。7月29日美国发出威胁后,国际原油期货单日暴涨4.5%,市场以真金白银投反对票。欧盟各国也发出呼吁,证明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   欧盟委员会主席也直言,欧盟加强与中国关系和欧美关系无关。在“全球南方”,印度表面配合美国,私下大搞转口贸易,2024年对欧石油出口激增40%。巴西、土耳其等新兴经济体普遍拒绝选边站队。美国挥舞单边大棒一圈,发现只剩自己。   当市场恐慌、盟友离心、全球南方作壁上观,这场独角戏就注定难以为继。掰开经济账细算,依存度的天平早已逆转。如今美国是依赖于中国出口的。   若强征关税,美国可能首先损害的就是自己国家的利益。届时,恐怕飙升到每加仑8美元的汽油价格,会直接击溃特朗普本已逼近警戒线的48%民调支持率。   一场较量的胜负,从来不由谈判桌上的分贝高低决定。贝森特发出威胁后,中国外交官的身影出现在德黑兰,与俄、伊启动三方战略协调;而中国进口俄罗斯的原油也不减反增。   斯德哥尔摩那90天的休战期,终究只是风暴眼中短暂的平静。而这场仍在继续的博弈,究竟是旧秩序最后的挣扎,还是新格局无可逆转的序章?

0 阅读:0
韫晓生

韫晓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