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城情况危急,乌克兰设置陷阱,出动新型无人机穿透爆炸炸弹,猎杀俄军进攻部队。乌

慢纪硬核硕 2025-08-06 17:51:58

红军城情况危急,乌克兰设置陷阱,出动新型无人机穿透爆炸炸弹,猎杀俄军进攻部队。乌军还有翻盘机会吗?

红军城最近成了俄乌冲突的风暴眼,这座位于顿巴斯地区的煤炭工业中心,既是乌军向东部前线输送物资的铁路枢纽,也是俄军突破顿巴斯防线的关键突破口。

随着俄军11万兵力在红军城外围完成合围,乌军第155机械化旅、第68旅等精锐部队被压缩在城区,70%的柴油储备在洪雷曼斯卡亚矿井的爆炸中化为火海,补给线被俄军炮兵和无人机彻底封锁。

在这种绝境下,乌军近期突然祭出丹麦援助的穿透爆炸型无人机弹药。这种滑翔弹药采用模块化设计,能通过改装民用无人机平台发射,单枚重量超过传统迫击炮弹,爆炸产生的金属射流可穿透俄军T-90M 坦克的顶部装甲。

据前线士兵描述,这种弹药在测试中曾将一辆缴获的俄军装甲车炸成两截,内部成员无一生还。丹麦在2025年4月批准的67亿丹麦克朗军援中,专门设立了无人机专项采购资金,这批弹药正是该计划的首批交付成果。

为发挥这种弹药的最大效能,乌军在红军城周边的废弃矿坑中设置了多个隐蔽发射点。这些苏联时期遗留的矿井网络四通八达,乌军士兵通过地下隧道机动,在俄军装甲部队必经的公路两侧埋伏。

当俄军坦克纵队进入射程后,操作员通过加密无线电激活滑翔弹药,利用地形遮蔽和GPS制导实施俯冲攻击。8月3日的一次伏击战中,乌军仅用3枚滑翔弹药就摧毁了俄军一个坦克排,迫使后续部队后撤2公里。

但这种战术的可持续性存疑,俄军很快针对性地加强了电子战部署,其"克拉苏哈- 4"系统能干扰150公里内的无人机通信链路,导致乌军滑翔弹药的失控率从初期的10%飙升至35%。

更致命的是,俄军利用被俘的乌军无人机逆向工程,开发出"穹顶屏障"反制系统,通过发射多频段干扰波形成电磁隔离区,使滑翔弹药在进入目标区前就失去导航能力。

而乌军则试图通过战术创新弥补装备劣势,他们将民用FPV穿越机改装成"防空杀手",利用其不足5000美元的单价对抗俄军"天竺葵"无人机,1 枚NASAMS防空导弹的成本足以击落200架这种改装无人机。

同时,乌军工程师将俄制"山毛榉"导弹发射车与北约"海麻雀"舰空导弹结合,拼凑出混血防空系统,虽然射程缩短至15公里,但能有效拦截低空突防的俄军无人机。

这些努力在局部取得了效果,8月4日凌晨,乌军162架自杀式无人机突破俄军防线,精准命中克里米亚萨基军用机场,摧毁1架苏 - 30SM战机并引发弹药库爆炸。但这种反击对整体战局影响有限:俄军无人机产能已达到"日产icon千架"规模,而乌军每月仅能生产约5万架各型无人机,其中真正具备精确打击能力的不足10%。

更严峻的是,俄军正在构建地下突袭加上火力碾压的立体攻势。他们利用红军城地下隧道网络建立7个隐蔽据点,携带轻武器和自杀式无人机从乌军防线后方发动突袭。同时,俄军钻地弹和温压弹的组合攻击,使乌军地下指挥中枢和人员掩蔽部遭受毁灭性打击。军事专家普遍认为,红军城的陷落只是时间问题,除非乌军能在未来两周内获得至少两个旅的重装部队增援。

北欧三国在8月5日宣布的5亿美元军援中,约30%将用于采购"爱国者"防空系统和补充无人机弹药。但这些装备从下单到交付至少需要3个月,而红军城的守军可能撑不到那个时候。更糟糕的是,俄军已针对性地加强了对乌克兰西部交通线的空袭,试图切断西方援助的陆路运输通道。

现在,乌军翻盘的希望寄托在两个"奇招"上。其一,他们计划利用改装的民航客机搭载滑翔弹药,对俄罗斯本土的无人机工厂实施战略打击。这种"空中航母"概念曾在6月的"蛛网行动"中初现端倪。

其二,乌军秘密训练了一支"隧道突击队",试图通过地下通道渗透至俄军后方,破坏其前线指挥节点。但这些行动的成功概率均不足20%,且可能引发俄军更激烈的报复。

战场的天平正在加速倾斜,俄军"中部"集群已完全控制红军城东南19公里处的新赫罗迪夫卡,打开了通往这座孤城的最后一道大门。城内守军的士气濒临崩溃,部分部队开始出现成建制投降现象。即便乌军能暂时守住城区,持续的消耗也会使其丧失反攻能力。正如《美国保守派》杂志所言,俄罗斯在这场冲突中取胜的战略态势已难以逆转,而乌克兰的翻盘机会正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消失。

0 阅读:30

猜你喜欢

慢纪硬核硕

慢纪硬核硕

慢纪硬核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