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解放军在追击马家军残匪时,打死了一个打扮特别的匪徒。战士们围过去看,

受伤的梦娇 2025-08-06 17:30:20

1949年,解放军在追击马家军残匪时,打死了一个打扮特别的匪徒。战士们围过去看,笑道:“穿成这样,指定是个大官!” 12 月 13 日凌晨,青海大通县煤窑沟的枪声慢慢停了。 三班长王富贵走过去,用刺刀挑开一具匪徒尸体上的狐皮大衣。里面露出件藏青绸缎夹袄,上面还绣着金线。 "嘿!这料子,西宁城里的大掌柜都穿不上!" 王富贵一边说,一边伸手从尸体的内衣口袋里摸出块金砖。 周围的战士赶紧围过来,有人打趣道:"这家伙穿得跟办喜事似的,八成是个当官的!" 倒回三个月前,1949 年 9 月 10 日那天,解放军第一军第一师一团把马家军骑 8 旅围在了化隆县。 骑 8 旅的旅长叫马英,当时正缩在临时搭的地堡里。 兰州战役时,他的骑兵旅损失惨重,一大半战马都没了。 这会儿,马英举着望远镜往外看,满眼都是解放军的红旗,漫山遍野都是。 他突然想起马步芳临走时说的话:"保住骑 8 旅,就等于保住青海半壁江山。" 可再看看自己手下,骑兵旅剩下的战马不到两百匹,还大多是瘸腿伤蹄的,根本没法打仗。 "旅长,共军在喊话!" 副官的声音带着哭腔。 马英掀开地堡的毡帘,看见对面山头上,解放军战士举着铁皮喇叭喊:"马英旅长听着!兰州已经解放,马步芳父子坐飞机跑了,你们被包围了!" 他心里一阵发酸,想起 1938 年台儿庄战役时,自己带着骑兵连突袭日军辎重队,那时候多勇猛。 可现在,只能被困在这黄土坡上,动弹不得。 没办法,马英只好投降了。 投降后,他被送到西宁的解放军官训练处。 这个西北汉子每天没别的事,就坐在大通河边,看羊皮筏子载着解放军战士渡河。 他不知道,这时候青海的解放军主力已经接到命令,往新疆开拔了,留下的驻军还不到一万人。 12 月的一个深夜,马英的旧部张得贵在训练处后窗敲了三下。 "旅长,青海的解放军都去新疆了,西宁现在空得很!" 张得贵压低声音说。 他边说边从怀里掏出两根金条:"马继援司令在台湾指挥着呢,只要您站出来号召,肯定有人响应......" 马英盯着金条上 "中央造币厂" 的字样,又想起被俘时,解放军政委握着他的手说的话:"我们优待俘虏,但绝不放过叛乱的人。" 12 月 5 日深夜,马英带着三千匪徒,偷偷摸到桥头镇外。 镇子里静悄悄的,只有解放军哨兵的手电筒光偶尔扫过土墙。 马英举起望远镜,看见镇公所屋顶上的五星红旗,在寒风里飘得正烈。 "给我炸了那面旗子!" 他话音刚落,镇子里突然响起密集的枪声。 两挺重机枪从不同方向交叉扫射,子弹打在匪徒群里,溅起不少血花。 驻守桥头镇的是解放军三师骑兵营营长张建国,他正趴在镇公所的屋顶上。 看着山下像潮水一样涌上来的匪徒,张建国对通讯员说:"告诉贺军长,我们还能顶得住!" 张建国是参加过延安保卫战的老兵,当年日军扫荡时,他就用红缨枪守住过村口。 现在面对十倍于己的敌人,他把最后一颗手榴弹塞进腰带,喊道:"同志们,把子弹都打在匪徒脑门上!" 贺炳炎军长接到战报时,正在军部开会。 这位独臂将军猛地一拍桌子站起来:"让七团跑步前进!告诉张建国,天亮前援军一定到!" 他抓起电话,直接打给西北军区:"彭老总,青海的匪患不解决,新疆就不安稳!请调二师骑兵营来增援!" 电话那头传来彭德怀的湖南口音:"贺胡子,给你三天时间,我要见到马英的人头!" 12 月 6 日黎明,解放军七团赶到桥头镇。 这时候,镇子里的枪声已经快停了。 张建国浑身是血地迎上来:"营长,弟兄们打退了八次冲锋!" 贺炳炎看着镇子里横七竖八的匪徒尸体,问:"马英呢?" 张建国朝北山一指:"往煤窑沟方向跑了。" 煤窑沟的战斗打了两个小时。 马英躲在废弃的矿洞里,听见外面解放军战士在喊:"马英,你已经被包围了!缴枪不杀!" 他摸了摸怀里的金砖,想起三天前在西宁黑市,有个老掌柜说愿意出三根金条买他的狐皮大衣。 "老子就算死,也得像个汉子!" 他一脚踢开洞口的碎石,端起美式卡宾枪冲了出去。 两颗子弹几乎同时射出,马英的卡宾枪打偏了,王富贵的三八式步枪却正中他的眉心。 12 月 14 日,大通县人民政府贴出捷报:"匪首马英已经被处决,有他随身携带的金砖和刻着 ' 马英 ' 二字的私章为证。" 消息传开后,青海各族群众主动组织起来,帮着解放军清剿剩下的匪徒。 那些之前被马英逼着当匪的牧民,也纷纷牵着自家的马,给解放军带路。 这场剿匪行动打赢了,青海的局势慢慢稳定下来,老百姓终于过上了安稳日子。

0 阅读:4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