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中国当冤大头?中国每年给世卫组织上亿会费,可自从美国1月退出世卫后,该组织就时

探修説 2025-08-06 15:24:03

拿中国当冤大头?中国每年给世卫组织上亿会费,可自从美国1月退出世卫后,该组织就时不时嚷嚷缺钱了,3天前还提议明后两年各国分摊会费再提高20%,意思就是世界卫生组织又要计划增加会费了,这是要堵美国的缺口吗? 你这问题看似简单,其实背后藏着不少道道。先别急着下结论,咱得把事儿掰开揉碎了看。 首先,世卫组织的会费不是谁想多收就多收的,它有一套明明白白的计算规则。简单来说,就是根据各国的经济实力和人口来分摊,这叫 “支付能力原则”。打个比方,你收入高、家底厚,自然得多担待点;家底薄的国家,能少交点就少交点。就拿 2023 年来说,美国承担了 22% 的会费,咱中国排第二,占 15.254%,也就是大概 4.46 亿美元。这个比例和咱们的经济规模基本匹配 —— 咱们 GDP 占全球约 18%,交 15% 左右的会费,算是合理范围。 那美国退出世卫组织是咋回事呢?这里得澄清个时间线。用户提到 “美国 1 月退出”,其实这事儿得追溯到 2020 年特朗普执政时期,当时美国宣布退出,但拜登政府上台后又重新加入了。可到了 2025 年 1 月,特朗普再次上台后,美国又宣布退出,并冻结了 2024 和 2025 年的会费。这一操作直接导致世卫组织在 2026-2027 年出现 5.6 亿至 6.5 亿美元的预算缺口,相当于运营成本的 25%。没办法,世卫组织只能启动裁员和重组,总部高级管理层从 12 人砍到 7 人,部门数量也减半。 但这里有个关键问题:世卫组织提议明后两年提高会费 20%,真的是专门为了堵美国的窟窿吗?答案没那么简单。根据搜索结果,早在 2022 年,世界卫生大会就通过决议,计划将会费占比从不足 20% 逐步提高到 50%,目标是在 2030-2031 年实现。2025 年 5 月的第七十八届世界卫生大会上,会员国正式批准了 2026-2027 年的预算,并同意第二次提高 20% 的会费。这是早就定好的长期规划,目的是让世卫组织的资金来源更稳定,减少对自愿捐款的依赖 —— 要知道,以前自愿捐款占大头,可这类资金往往受政治和经济波动影响很大。 有人可能会问:美国退出导致缺口,这时候提高会费,是不是故意让中国多掏钱?咱得用事实说话。首先,中国的会费比例一直是严格按规则计算的。2023 年咱占 15.254%,若按 20% 的增幅,比例会升至约 18.3%,刚好接近咱 GDP 的全球占比(18%)。这说明调整后的比例更贴近实际经济地位,反倒是更公平了。其次,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向来是 “该担的责不推诿,不该背的锅不瞎背”。早在 2020 年,美国威胁暂停向世卫组织提供资金时,中国就明确反对将会费作为政治工具,并强调及时足额缴纳会费是国际义务。到了 2025 年世界卫生大会,中国依然支持世卫组织改革,但同时也强调分摊比例要 “公平合理”,反对任何国家将会费与政治议题挂钩。 再往深了说,美国这招 “退群 + 断供” 其实是老套路了。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到世卫组织,美国多次用会费当筹码施压,结果往往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就拿这次来说,美国一断供,世卫组织不得不砍项目、裁人员,直接影响全球卫生合作,比如疫苗援助、传染病防控这些关键领域。而中国呢,这些年不仅按时足额缴纳会费,还通过自愿捐款、技术合作等方式支持世卫组织。比如 2020 年疫情最严重时,中国向世卫组织捐款 2000 万美元,并设立 20 亿元人民币的抗疫合作专项资金。在 2025 年世界卫生大会上,中国还提出 “数智赋能初级卫生保健” 等方案,用实际行动支持全球卫生治理。 最后,咱得把格局打开。世卫组织是全球卫生合作的核心平台,它的稳定关乎每个人的健康。会费分摊本质上是国际责任的分担,而不是 “冤大头” 的标签。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承担相应比例的会费既是义务,也是大国担当的体现。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会无条件接受任何不合理的要求 —— 咱支持的是基于规则的公平分摊,反对的是将国际组织政治化、工具化的行径。 说白了,这事儿的关键不在钱多少,而在理儿正不正。规则在前,责任在后,谁要是把国际义务当儿戏,最后栽跟头的只能是自己。就像美国,以为断供能要挟世卫组织,结果呢?自己在全球卫生事务中的话语权越来越弱,而中国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这才是大国该有的姿态 —— 不玩虚的,只讲实的。

0 阅读:0
探修説

探修説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