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菲一战,迟打不如早打!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居然说,只要中国在南海问题上让步,他们就

墨色流年绘梦 2025-08-06 15:11:54

中菲一战,迟打不如早打!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居然说,只要中国在南海问题上让步,他们就撤走美国在菲律宾部署的导弹。 费迪南德·罗慕尔德斯·马科斯二世1957年9月13日出生在马尼拉一个政治家庭里,他爸是当时的国家领导人,他妈也来自有影响力的家族。从小他就接触到权力圈子里的那些事儿,长大后先去英国读书,进了沃思学校,后来转到牛津大学学政治和经济学,不过没拿到学位。接着他又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待了阵子,但也没坚持下来。1980年回国后,他就直接投身政坛,当上伊罗戈斯北部省的副省长,那时候他还年轻,很快就接手省长职位,管着地方事务。 1986年菲律宾发生人民力量革命,他爸的政权被推翻,全家被迫流亡到夏威夷。他爸1989年在那儿去世,马科斯二世1991年才回国。回来没多久,他就从头开始,1992年当选众议员,代表家乡选区。接着1998年到2007年,他又干了省长,期间推动一些基础设施项目。2010年他进参议院,当参议员到2016年。那年他竞选副总统,结果输了,还闹了场选举争议官司。2022年他卷土重来,以大比分当选总统,得票超过3100万张,主要靠承诺经济复苏和基建。 上台后,马科斯二世的外交政策转向亲美,加强军事合作。2023年他同意扩大美军在菲律宾基地的使用,包括靠近南海的几个点。他政府还面对国内通胀和失业压力,推动农业改革和能源转变。家庭上,他娶了路易丝·阿拉内塔,有三个儿子,生活相对低调。但他的家族背景总被拿来说事儿,尤其是他爸时代留下的那些旧账,让他政坛生涯一直有争议。 马科斯二世的教育经历让他接触到西方政治理念,回国后他就利用家族网络稳扎稳打。从省长到参议员,他积累了不少地方治理经验,比如处理乡村发展和社会福利。竞选总统时,他避开家族敏感话题,重点谈民生改善,这招帮他拉到不少选票。上任初期,他调整外交平衡,靠近美国的同时,也试着跟周边国家搞好关系。但南海问题成了他绕不开的坎儿,让他政策越来越强硬。 2025年1月30日,马科斯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开表态,说如果中国在南海让步,菲律宾就撤走美国部署的导弹。这导弹系统叫“堤丰”,是中程导弹,能覆盖南海部分区域,2024年作为美菲联合军演的一部分运到菲律宾北部。马科斯把这当成谈判筹码,指责中国在黄岩岛和仁爱礁附近的行为,包括用海警船驱赶菲律宾渔船和干扰补给任务。中国则基于历史权利主张南海主权,否认这些指责,并批评导弹部署加剧紧张。 南海争端由来已久,菲律宾引用2016年国际仲裁庭裁决,否定中国九段线。中国通过巡逻和设施建设维护权益,比如在岛礁上建灯塔。菲律宾则保持军舰坐滩仁爱礁,定期补给。马科斯这番话被视为回应中国抗议,他强调导弹是防御性,不主动撤除,除非中国先改变行动。中国外交部马上回击,说这是在无视历史事实,导弹跟南海主权没直接联系。 马科斯言论一出,国际媒体跟进报道,美国表示支持菲律宾立场,但没承诺更多。中国南部战区增加巡逻强度,菲律宾继续加强军备。导弹系统包括战斧导弹,美军在基地维护设备。这事儿让中菲关系更僵,菲律宾渔民捕鱼受影响,补给行动也更频繁碰撞。马科斯政府借此巩固国内支持,称这是捍卫主权。 言论后,中菲紧张升级。2月,中国加强南海巡逻,菲律宾从印度采购导弹,提升防御。3月,马科斯重申不撤导弹立场,总统府发声明。5月,美菲举行联合演习,导弹参与模拟射击。南海事件增多,海警船拦截行动加剧。国际上,联合国讨论航行自由,美国国务卿访菲,交换文件。 7月,马科斯推动南海行为准则谈判,在峰会发言。印度和菲律宾首次联合海军演习,在争议海域进行,舰船并行。导弹系统到8月仍未撤走,中国坚持权益,菲律宾维持美菲联盟。马科斯继续处理国内经济,签署农业法案,应对失业。他寻求外交平衡,但争端未解,导弹成了持久符号。 到2025年8月4日,南海局势依旧胶着。美国在菲律宾的导弹部署持续,中国多次抗议。马科斯政府采购更多武器,强化联盟。印度联合演习标志多边合作增多。中国外交强调和平稳定,菲律宾则指责侵略行为。马科斯作为总统,平衡内政外交,家族背景仍被讨论,但他政策焦点在经济恢复和南海捍卫上。导弹撤走条件未实现,争端可能长期化。 马科斯二世从政坛起步到总统位置,经历起伏。他的教育和家族让他有独特视角,但也带来包袱。在南海问题上,他选择强硬路线,拉近美菲关系。这不光影响中菲互动,还牵扯区域稳定。导弹部署成了焦点,菲律宾军力提升,但经济压力也在。

0 阅读:0
墨色流年绘梦

墨色流年绘梦

墨色流年绘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