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从1949年10月1日起,没有对台湾行使有效管治权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近来,“赖清德”似乎不满足于政治舞台,开始跨界扮演起了生物学家和历史学家。 他先是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观点,说台湾文化的根源并不是来自中国大陆,而是印尼等地的“南岛文化”,试图从根上切断两岸的联结。 这番话让不少人听得一头雾水,就连媒体人“赵少康”也忍不住直接反问:“你赖清德是南岛人吗,看着不像啊,你长得分明是一张福建人的脸!” 随后赖清德又马不停蹄地闯入了国际法和历史领域,抛出一个更具争议的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49年以来,因七十多年未对台湾行使“有效管治”,所以对台湾的主权已经“失效”。 这句话一出,整个舆论场上热闹非凡,那位因“防御度210%”和“关闭GPS战略”等奇论而出名的于北辰,更是将严肃的议题彻底娱乐化。 这些听起来头头是道的政治话术,究竟是基于事实的严谨陈述,还是为特定目的精心构建的叙事? 要看清“主权失效论”的底色,首先得弄明白两个基本概念:主权与管治权,主权是一个国家的最高权力,是所有权的根本归属,而管治权则是具体的行政管理行为,是使用权。 两者并非一回事,1949年中国的政权更迭,更换的是执政党,就像美国大选后白宫的主人换了人,但德克萨斯州或加利福尼亚州并不会因此就宣布自己不属于美国了。 而国家主权的归属,从来不会因内部政权的变动而改变。 从历史来看,主权归属更具有强大的连续性,远的不说,就看当年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此后近四百年,中原的汉家王朝始终未能直接管辖那片土地。 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北方百姓心向南朝,也未动摇南方王朝矢志北伐、收复故土的决心。 最终,朱元璋建立明朝,还是将这片分离了四百年的土地重新纳入版图,在中国人的观念里,祖宗之地,丢了终究要拿回来。 更何况,台湾自三国时期便有中国先民活动的记载,其主权归属在近代更有明确的国际法支持。 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白纸黑字写明,台湾应归还中国,那一刻,中国便已恢复行使主权。 到了1971年,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更是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而这份国际社会共同认证的文件,连同全球183个国家的承认,早已为中国的主权归属盖了章。 法理和历史不容辩驳,现实的联结更是无法割裂的铁证,即便没有直接的行政管理,中国对台湾的主权行使也从未停止。 在国际舞台上,代表中国出席各类会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海外,每当出现紧急情况,负责撤离和保护台湾同胞的,是中国大使馆。 在军事上,解放军在台海周边的常态化战备警巡,更是在用行动宣告这片海域和天空的主权。 除了这些宏观层面的实践,深入到血脉与经济的微观层面,那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羁绊更是无法用政治口号抹去。 从福建、广东迁徙而去的先祖,到如今清明时节返乡祭祖的人潮,从台湾每年从大陆赚取数百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再到岛内卖不出去需要大陆市场消化的凤梨,这些桩桩件件都说明,两岸的根早已紧紧缠绕在一起。 既然法理、历史与现实都如此清晰,为何“台独”政客还要执意兜售这些不堪一击的论调呢,这背后,其实是一本精心计算的利益账。 他们鼓吹“两国论”,本质上是为谋求自身的政治私利,试图在中美之间两头下注,捞取好处,嘴上喊着“保卫家园”,行动却无比“诚实”。 赖清德将自己的孩子送到美国,而“深绿”标签鲜明的沈伯洋,其父亲则在大陆开设公司,上演着“一边开喷,一边赚钱”的戏码。 他们通过挑起对立情绪,让普通民众充当政治棋局的“炮灰”,而政客们自己却早已赚得盆满钵满。 说到底,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政党之间的口号纷争终究是遥远的喧嚣,大家心中都有一杆秤,掂量的不是谁的言辞更激烈,而是谁能真正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当政客们忙于构建叙事、争夺话语权时,您认为,真正决定两岸关系未来的根本,究竟是激昂的政治口号,还是实实在在的安稳与繁荣? 【信源】中国新闻网——2025-07-30——《赖清德宣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未统治台湾”,国台办驳斥》
台湾统派代表王炳忠,爆了一个有意思的料,关于馆长的,他自己也觉得有点搞笑:20
【28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