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飞行员高长吉忽视毛主席警示,执意击落闯入我国的敌方侦察机,可没想到,这一做法让空军领导陷入两难,可毛主席的回应让人意想不到......... 3月18日清晨,广东汕头机场笼罩在紧张气氛中,雷达突然发出刺耳警报,显示两架国民党空军的RF-101侦察机从台湾桃园机场起飞,正以超低空姿态逼近大陆领空。
这种由美国研发的先进侦察机时速达1900公里,能在150米低空躲避雷达探测,被称作“西方战略之眼”,此前多次成功潜入大陆侦查军事设施。
时年35岁的高长吉接到出击命令,这位山东农家出身的飞行员经历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火,1952年入选空军后,曾创下三年每日仅食一餐克服飞行呕吐的纪录。
作为空军十八师五十四大队副队长,他刚完成国产歼-6战机的改装训练,这种仿制苏联米格-19的战机虽最高时速仅1500公里,但爬升速度和机动性出色,正是为应对RF-101量身打造的“捕猎者”。
10时12分,高长吉驾驶银灰色歼-6呼啸升空,根据地面雷达引导,他迅速爬升至11000米高空埋伏。
当敌机在靖海东南空域现身时,双方高度差达2500米,这正是尖刀分队反复演练的“高空伏击”战术。
发现歼-6的RF-101立即右转俯冲,以近乎垂直的角度向公海逃窜,他果断推满油门,歼-6的加力燃烧室喷出炽热尾焰,机体在超音速飞行中剧烈震颤。
此时座舱内过载压力超过人体极限,高长吉眼球充血、鼻腔渗血,仍死死咬住敌机。
追击至海岸线边缘时,塔台传来急令:“禁止出海,立即返航!”
但眼看敌机即将遁入公海,这个如同雄鹰般的男子在电台里只回应:“绝不能放虎归山!
在机体逼近解体极限的1460公里时速下,他抓住敌机转弯减速的瞬间,在480米距离按下炮钮,七十发30毫米炮弹撕裂长空,敌机凌空爆炸坠入南海,整个过程仅3分40秒。
返航后的高长吉主动走进禁闭室,空军指挥部陷入两难:击落屡次挑衅的敌机振奋军心,但越界作战触碰了最高禁令。
争议直抵中南海后,毛主席在报告上批示:“拘泥条条框框畏首畏尾,怎能打胜仗?”
这一表态化解了僵局,中央军委通令嘉奖此次战例,并将战术编入空军教材,此战不仅终结了RF-101的嚣张活动,更验证了歼-6对抗先进战机的潜力。
高长吉此后二十余年坚守蓝天,1988年授少将军衔,2010年出版的《中国空军纪事》记载:这场惊心动魄的追击,成为我军“灵活作战”原则的经典注脚。
如今停放在军事博物馆的歼-6座舱内,仪表盘上仍镌刻着当年的弹痕,无声诉说着那个穿云破雾的清晨。
梁忠诚益
人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