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茅台酒滞销,工资都停发了。茅台找银行贷款,但却没东西抵押。厂长季克良

阳光少年万德努 2025-08-05 18:14:57

1998年,茅台酒滞销,工资都停发了。茅台找银行贷款,但却没东西抵押。厂长季克良厚着脸皮,到处借钱,最后在遵义一个县借到了钱,把工资发了。当时是因为山西有个假酒案,搞得人心惶惶的,所有的酒都卖的不好。 季克良1939年出生在江苏南通一个普通农村家庭,那时候家里穷,父母务农,他小时候就接触过米酒酿造。1960年他考上无锡轻工业学院食品发酵专业,1964年毕业后被分配到贵州茅台酒厂。那年厂子正低谷,年产量才200多吨,亏损80多万元,员工300多人,设备老旧。季克良从基层干起,跟着老师傅学投料、蒸煮、发酵等工艺,坚持实践10年才有发言权。1965年他参与写论文,第一次科学解释茅台酒勾兑方法,分出酱香、醇甜、窖底三种类型,这在白酒行业开了先河。1981年升副厂长,1983年当厂长,总结出茅台酿造10大特点,推动质量提升,1984年茅台再获国家金质奖。 季克良工作期间多次申请调回江苏,因为家里父母兄妹需要赡养,1967年养母去世他赶回家已晚,此后20年申请都没批。贵州领导巡视时认可他的贡献,他才安心留下。1985年他觉得行政不适合自己,辞厂长当总工程师,开发出39种茅台酒变体,还解决冬天取酒掉排问题,提高产量7%到8%。1991年他又接厂长,兼总工程师,推动股份制改革。季克良精通鉴酒,能从气味口感分辨多种酒的产地原料,在行业内权威地位稳固。他强调质量第一,提出产量、速度、成本、效益都服从质量的原则,这成了茅台铁律。 1998年上半年,亚洲金融危机让中国经济波动,白酒需求大跌。山西朔州假酒案更雪上加霜,不法商贩用工业酒精勾兑假酒,造成200多人中毒、27人死亡,全国消费者对白酒安全疑虑重重,茅台销量急降。厂区仓库堆满酒,销售额只完成全年三分之一,资金紧张到工资发不出。季克良集党委书记、董事长、总工程师于一身,决定先向银行贷款,但设备陈旧没抵押物,申请被拒。他只好亲自奔波,先去仁怀县政府求助,没结果;又去赤水市找熟人,还是无援。几天下来,他继续往遵义偏远县跑,最终说服当地财政局借出一笔钱,才把工资发了。 借到钱后,季克良没松懈,他从中层干部选人组建销售队伍,派他们外出调研市场,找新客户。这改变了茅台过去不愁卖的观念,下半年销量回升,全年任务完成。假酒案让行业人心惶惶,所有酒企都受冲击,但茅台靠季克良的坚持挺过来了。他强调必须有自家营销团队,才能把握市场脉搏。这次危机也暴露了计划经济遗留问题,推动茅台向市场化转型。1998年茅台销售额6.28亿元,季克良的举动为后续发展铺路,避免了更大损失。 1999年茅台联合多家企业组建股份有限公司,季克良当首届董事长。2001年股票上市,资金注入后产量扩张,2003年突破1万吨,销售收入超20亿元。季克良推动工艺标准化,国家2006年将茅台酿造列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他退休前茅台产量达3万吨,销售收入240亿元,成为中国白酒龙头。季克良强调茅台酒纯粮固态发酵,不加任何香精,香气成分900多种,微量元素1000多种,比洋酒复杂。 2011年季克良从董事长退下,继续当技术顾问。2015年完全退休,但仍被返聘为酿造技术导师。退休后他心系茅台,常回厂指导酒体品质,参与酒业协会活动,强调质量传承。2024年获贵州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称号,认可他一生贡献。茅台持续增长,产量超5万吨,市值破万亿,成为全球蒸馏酒巨头。季克良的经验影响深远,推动贵州酒业鼎盛。

0 阅读:0
阳光少年万德努

阳光少年万德努

阳光少年万德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