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的延安缺少物资,陷入困境,毛主席不禁感慨:“延安困难极了,”就在这时,铁道游击队给延安送来了1万两黄金!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2年,对延安来说是最难熬的一年,天气寒冷,战事紧张,陕甘宁边区的物资日渐枯竭,粮食见底,药品紧缺,棉衣也少得可怜,由于国民党的经济封锁,连普通的食盐都成了稀罕物。 根据地里,机关、学校、后方人员聚集,人多物少,饭桌上的窝头硬得像砖,热水都难烧上一壶,毛主席了解这一切后,叹息了一句:“延安困难极了,”这不是一句抱怨,而是对现实最沉重的概括。 正是在这段艰难时期,中央急需一笔能迅速调配的资金采购军需物资、粮食和药品,靠边区自产远远不够,唯一的出路,是换,但换东西,得有硬通货,黄金,就是最可靠的选择。 这时候,目光落在了千里之外的山东,山东有金矿,特别是招远的玲珑金矿,早就是产金重地。 只是那时候,矿区已被日军牢牢控制,周围布满岗哨和电网,炮楼林立,日军口口声声说“宁失招远,不失金矿”,对那片地方看得比命还重。 可再严密的防守也防不住民心,在矿井深处,干活的大多数是被抓来的本地壮劳力,这些矿工表面上为日本人干活,心里却是向着抗日的一方。 他们利用上工的机会,把金粉藏进头发、衣服夹层,甚至混在饭团和窝头里,一点点往外带,有的矿工拼命干一天,只为多捧出一点金子。 有时候,黄金被藏在饭盒的暗格里,有时候是用纸裹着吞进肚子,出矿后再排出来,虽然方式不同,但目的只有一个——送到游击队手里。 除了矿井里的秘密行动,山东的党组织还设法在金矿北边挖出一个小矿洞,在日军眼皮底下偷偷采金,外围的游击队也没有闲着,他们时常截获日军的运金车,在山道埋伏,一声枪响后把黄金装进麻袋就跑。 乡下百姓也自发响应,听说是要救延安,不少人把家里传了几代的金戒指、金镯子主动拿出来,有的家庭几口人只留下一对金耳环,其余全捐了,就这样,一点一滴凑出了一万两黄金。 刘少奇当时正在山东视察,得知延安的困难,也亲眼看到了这些黄金的来之不易,中央决定,这笔黄金必须送回延安,这不是普通的押运,而是一场生死之旅。 任务交给了山东著名的铁道游击队,这支队伍是由铁路工人、矿工和农民组成的,熟悉地形,敢打敢冲。 二十六名队员组成了护送小分队,他们用麻袋、破布、渔篓将黄金藏好,化装成商贩或渔夫,从枣庄一路往西出发。 从山东到延安,要穿越上百个日伪岗卡,大多数时候,他们选择绕道,夜里赶路,白天藏身,有一次,他们走到津浦铁路边上的一个村子,正好遇到日伪巡逻。 王志胜买了几只烧鸡和几瓶白酒,主动上前与伪军搭话,等伪军喝醉,他穿上对方的衣服在岗楼放哨,替队伍开路,队伍趁夜通过时,一头骡子突然受惊,刘少奇被摔进沟里,差点误了大事。 紧接着,一辆日军巡逻车驶来,气氛瞬间紧张,王志胜稳住阵脚,用伪军的身份和山东口音搪塞了过去,日军没起疑,车掉头开走。 几天后,他们又在微山湖边遇到严查,只能躲进一条旧渔船上,整整窝了十多天,湖水寒冷,船板薄得渗风,大家裹着破衣坐在水面上,生怕一个响动就暴露。 等风头过了,他们才继续前行,一路上,有人发烧,有人负伤,但没人退缩,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每一个人都紧咬牙关。 到延安时,原来的二十六人只剩下六人,其余都在途中牺牲,可那一万两黄金,分毫未失,黄金送到后,中央立即用这笔钱购入了粮食、药品和弹药。 部队发上了军饷,伤员吃上了药,延安总算缓了一口气,毛主席在接见刘少奇和护送人员时,久久没有说话,只是把那一块块金条握在手中,那不仅是金子,更是战士的血,是人民的心。 今天再看那段历史,或许有人早已忘了那些地名、那些人名,但那笔黄金背后的故事,那些在寒风中站岗、在黑夜里穿行、在火线下牺牲的身影,不该被遗忘。 我们能有今天的生活,靠的不是幸运,而是那些把命拿出来的人,他们送来的不仅是一笔救命钱,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信念。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红色文化网——42年毛泽东说延安经济难,刘少奇携万两黄金相助,铁道游击队护送
1942年的延安缺少物资,陷入困境,毛主席不禁感慨:“延安困难极了,”就在这时,
如梦菲记
2025-08-05 14:17:1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