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第63军军长傅崇碧少将在例行体检中,被检查出肾癌。听从医嘱,他外出散

吴术说史 2025-08-05 13:46:02

1960年,第63军军长傅崇碧少将在例行体检中,被检查出肾癌。听从医嘱,他外出散心,途经通江老家附近。上千名乡亲们自发组织起来,翘首以盼将军荣归,谁料傅军长却含泪讲:“还是不回去了吧。”

他生在溪嘴村一个普通人家,爷爷是教课本的,父亲打铁为生,母亲成天在地里忙活,一家人靠几亩薄田过活,日子还能应付。

谁料他八岁那年,家里的天塌了,爷爷、母亲和奶奶接连得病去世,办丧事花光了积蓄,父亲只得咬牙卖掉田地,好端端一个中农之家转眼成了贫农。

父亲后来娶了新妻,后娘进门后,这个孩子的日子更不好过,天天干活还得躲着骂声。

父亲不忍看孩子受苦,硬撑着送傅崇碧去念书,娃儿懂事,放了学就去帮工,有一回,他到山里放牛,牛突然窜进地主家的稻田,踩坏几棵秧苗。

地主的儿子二话不说,冲上去就打他,他年纪小可脾气倔,不甘受欺负,反手把地主儿子揍了一顿。

地主的孩子二话不说,冲上去就打他,他年纪小可脾气倔,不甘受欺负,反手把地主儿子揍了一顿。

这下惹祸了,家大人连夜赶到对方家里,又是磕头又是赔稻籽,可对方却还不依不饶,狮子大开口要这要那。

1932年冬天,一股子新鲜劲儿搅动了他的生活,他跟着一位老师悄悄参加地下党的活动,老师是共产党员,常讲革命道理。

他听不太懂那些大话,可心里总沸腾着热劲儿,只觉得这是在走一条和祖辈完全不同的路,不久,红四方面军突破敌人重围,从鄂豫皖千里西征打到陕川边界。

消息传到村里,他那股热劲儿上头了,他揣着把柴刀就跑去投奔红军,那年他才十五六岁,个头瘦小,第一次打仗跟在后头捡漏子,竟混到一把大刀和两支枪回来。

这当口,傅崇碧带着“光荣”回到通江县,一进村,以前光屁股玩大的伙伴们哗啦啦围上来,七嘴八舌打听红军的事儿。

有人嚷嚷:“崇碧哥,带我们走吧!”傅崇碧正巴不得呢,这次回乡就是受组织委托“扩红”,意思就是多拉些人加入队伍。

他年轻气盛,站在村口土台上,扯开嗓子就喊话:“穷兄弟别怕死,跟红军打天下去!”他那股劲儿能煽风点火,台下人群里掌声雷动,短短时间,傅崇碧当上通江县委书记后,全县硬是三万名青壮年响应号召,扛起枪就去了前线。

可谁想得到,参军的不全是风光事儿,1933年,国民党四川军阀刘湘调集二十万大军围剿川陕根据地,战事突然吃紧,他带着独立团驻守汕头要冲,子弹像雨点子一样满天飞,打得人抬不起头。

有一回,他举着望远镜观察敌情,耳边嗖的一声响,子弹贴着头皮扫过,他反应快,猛地一缩头,那子弹“噗”地打穿他后脑边儿,当场鲜血直流。

他眼前一黑,醒来就躺医院里了,养了两个多月才缓过劲来,这伤疤后来陪了他一辈子。

战争磨人得很,等天下太平了,日子好过些,傅崇碧1955年被授予开国少将军衔,头衔听着荣耀,可他心里沉甸甸的。

那次回老家,乡亲们的眼神烫得他不敢抬头,他怕呀,怕那些老乡围上来问:“崇碧哥,我娃儿去哪儿了?”

当初扩红时扯着嗓子鼓劲儿的是他,可战场上倒下的三万人里,多少是熟人?

他自己也是九死一生躲过了鬼门关,怎么跟人交代?项羽失败后不敢回江东,他们赢了,却更怕踏上那片土地。

要说他这一生,从贫娃变将军,走得艰难,革命改变了无数人的路,但有些代价沉得叫人不敢回望。

那些年,通江三万子弟兵走出血路,撑起江山,傅崇碧躲的不是乡亲情,是那份扛不起的回忆,血泪换来的胜利背后,有多少家乡灯火永久熄灭了。

0 阅读:0
吴术说史

吴术说史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