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一个三亿人口的国家,为什么能给全世界所有国家加征关税? 先说美国手里攥着的那张王牌——美元。这玩意儿在国际上是硬通货,全球大部分国际贸易都得用美元结算,石油、粮食这些大宗商品更是直接以美元定价。其他国家要是不用美元,生意就没法做,短时间内根本绕不开。 欧盟之前想试试用欧元结算能源贸易,结果被美国的金融制裁压得抬不起头。这种金融霸权让美国有了撬动全球经济的杠杆,加征关税的时候,其他国家就算心里一百个不愿意,也得掂量掂量自己的美元储备够不够撑。 再看美国的法律空子,美国有个《贸易法》第301条款,这东西就像个“尚方宝剑”,允许总统自己决定对哪个国家加征关税,理由可以是“不公平贸易”或者“损害美国利益”。这个条款弹性大得很,怎么解释全凭美国一张嘴。 就拿印度来说,美国觉得印度对农产品和乳制品的关税太高,直接就用301条款对印度商品加征25%的关税,理由是印度的贸易壁垒“最严格、最令人讨厌”。这种单边行动在WTO规则里其实不占理,但美国就是仗着自己在国际组织里的话语权,硬把黑的说成白的。 还有更绝的,美国把关税当成了政治工具。2025年启动的“对等关税2.0”计划,表面上是为了贸易平衡,实际上藏着不少小心思。 加拿大因为承认巴勒斯坦国,关税从原来的水平跳到了35%;巴西因为前总统博索纳罗的事情被调查,直接被砸上了50%的惩罚性关税。 这种把经济问题和政治立场绑在一起的做法,让日本、韩国这些盟友都措手不及,不得不接受15%的税率,还得额外承诺几千亿美元的投资和采购。美国这招叫“精准打击”,通过关税分化对手,让其他国家在经济和政治之间做选择。 有人可能会问,其他国家难道不会反击吗?当然会。中国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等法律法规,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过34%的关税,后来虽然调整了税率,但态度一直很硬。 印度也没闲着,一方面提高部分美国商品的关税,另一方面和其他国家加强贸易合作,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可问题在于,美国市场太大了。 2024年美国商品进口额将近3.4万亿美元,占全球进口总额的13%,哪个国家都不想轻易放弃这个大蛋糕。就算有国家想反击,也得考虑自己的出口企业能不能承受美国市场的损失。 不过,美国这一套也不是百试百灵。就拿贸易逆差来说,美国总觉得加征关税能减少逆差,可实际数据却打脸了。 2025年3月,美国贸易逆差环比增长14%,达到创纪录的1405亿美元,进口额反而因为企业在关税实施前抢着进货而大幅增加。 国内消费者要承担更高的商品价格,企业生产成本上升,连带着通胀也跟着往上蹿。耶鲁大学的研究显示,对全球加征25%的关税可能让美国消费物价上升2.1到2.6个百分点,低收入家庭的可支配收入会损失5.5%。这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事儿,美国不是第一次干,但就是不长记性。 并且,长期的单边主义正在加速全球“去美国化”的进程。金砖国家推动本币结算,东盟深化区域自由贸易协定,欧盟重启数字税作为反击措施。 中东国家更是通过布局人工智能、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在全球供应链中找到了新的位置。这些变化虽然不会立刻让美国失去霸权,但会慢慢削弱它的影响力。 说到底,美国能给全世界加征关税,靠的不是人口或者产业优势,而是美元霸权、法律武器、政治手腕和供应链控制力这一套组合拳。 但这套打法就像饮鸩止渴,短期内能唬住人,长期来看,只会让美国在国际经济格局中越来越孤立。当其他国家都找到了绕过美元、避开美国关税的办法,美国的那点威风,也就剩下纸老虎的空架子了。
就一个三亿人口的国家,为什么能给全世界所有国家加征关税? 先说美国手里攥着的那
渺远的云娱乐说
2025-08-05 12:15:4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