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写诗也被 “蹭热度”?杨广写首诗,大臣改俩字就敢署名,还获赞 “才高八斗” 如今,网红文案被抄袭是常事,可隋炀帝杨广,连写诗都被大臣抢功 —— 他熬夜写的《饮马长城窟行》,被大臣偷偷改了两个字,就当成自己的作品献给朝廷,满朝文武还纷纷点赞 “大人好文采”,气得杨广把笔都摔了! 杨广虽说是亡国之君,却颇有诗才,尤其擅长写边塞诗,有 “词气宏拔,韵度高华” 的名声。有次他北巡长城,见士兵们饮马河边的场景颇有气势,灵感大发,连夜写下 “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 的诗句,写完还得意地对太监说:“这两句,足以压过南朝所有诗人。” 诗稿刚送进宫里誊抄,负责校对的侍郎虞世基就动了歪心思。他见诗句气势磅礴,偷偷把 “悠悠行万里” 改成 “悠悠赴万里”,又把结尾的 “岂辞微命封” 改成 “岂惜微躯封”,改完署上自己的名字,第二天一早就献给了杨广,说 “臣昨夜偶得小诗,敢请陛下一观”。 杨广翻开诗稿,越看越眼熟,看到 “肃肃秋风起” 那句时,当场拍了桌子:“这不是朕昨天写的诗吗?你改了俩字就敢说是自己的?” 虞世基吓得魂飞魄散,赶紧跪下磕头:“陛下恕罪!臣只是觉得‘赴’字比‘行’字更有动感,绝无抢功之意!” 旁边的大臣们见状,赶紧打圆场:“虞大人也是仰慕陛下文采,才忍不住润色几句。” 有人甚至说:“改这两字,让诗句更妙了,也算虞大人的功劳。” 杨广本想治他的罪,可架不住众人劝说,最后只骂了句 “无耻小人”,让他把诗改回去,这事就不了了之。 可虞世基却没吸取教训。没过多久,杨广写了首《春江花月夜》,其中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两句堪称千古名句。虞世基又故技重施,把 “将月去” 改成 “送月去”,拿着诗去参加文人聚会,还吹嘘 “这是在下新作,各位品鉴”。 没想到有个太监也在场,当场戳穿:“这不是陛下上周写的诗吗?奴才还帮着抄过呢!” 虞世基的脸瞬间红透,灰溜溜地跑了,从此成了文坛笑柄,被人起了个外号 “改字贼”。 其实大臣们抢杨广的诗功,早成了公开的秘密。有次杨广在宴会上即兴作诗,刚念完前两句,就有大臣站起来说 “臣有续作”,续的竟和杨广想好的后两句大同小异 —— 无非是提前买通了太监,偷听到了诗稿内容。 杨广对此又气又无奈。他既想炫耀自己的文采,又怕大臣们抄袭,后来写了诗都藏着掖着,让最信任的宫女抄写,还特意在诗稿上做暗号。可即便这样,还是有诗被泄露出去,有次他写了首《野望》,没几天就传遍京城,好几个人都说是自己写的,气得他把所有诗稿锁进了密室。 百姓们听说了这事,编了段顺口溜:“皇帝写诗大臣改,改完就说自己采,若问诗才哪里来,偷来改去装能耐。” 有个老秀才叹气道:“隋炀帝的诗是真好,可惜生在帝王家,连写诗都不得安宁。” 从改两字抢功到偷诗续作,大臣们的操作让杨广成了史上最 “憋屈” 的诗人皇帝。他大概到死都没明白:这些大臣抢的哪里是诗句,不过是想借着 “皇帝同款” 的文采,往上爬罢了。而那些被改得面目全非的诗句,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官场的虚伪与投机 —— 连写诗这点小事都要弄虚作假,这样的王朝,怎能长久? # 杨广 #写诗被抢功 #历史趣闻 #古代文人
皇帝写诗也被“蹭热度”?杨广写首诗,大臣改俩字就敢署名,还获赞“才高八斗”
正史记录
2025-08-05 10:04:2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