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8年,李世民下令将李世勣贬去叠州任都督,并叮嘱太子李治说:“如果他毫无怨言,立即赴任,将来你可以把他召回京城,升为仆射;反之,若是他有所迟疑,证明其心已变,必杀之,不可留。” 这一年,唐太宗李世民病重。 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他最忧虑的,是太子李治的将来。李治的性格仁厚,而在李世民看来,这不足以驾驭朝中功臣。他最不放心的人,便是太子詹事英国公李世勣。 圣旨传到李世勣府上,这位战功赫赫的英国公正吃着饭。筷子没停,听完诏书只问一句:“几时动身?”使臣说即刻启程。李世勣撂下碗就往外走,连家门都没进,马厩里牵匹马直奔叠州。尘土扬起半丈高,送行的人全看傻了。叠州在哪?甘肃高原!风吹石头跑,六月穿棉袄。从长安宰相到边关都督,落差大得能摔死人。李世勣硬是眉毛都不皱,仿佛不是流放,是去郊游。 李世民在病榻上听完禀报,终于闭眼长叹:“此子可托大事。”转头对李治又补一刀:“记住,能用则用,不能用…杀。”贞观二十三年五月,李世民咽了气。李治登基才俩月,一道加急诏书追到叠州:召李世勣回京,拜洛州刺史,没过俩月直接升尚书左仆射——李世民临终画的饼,李治真给烙熟了。 这出戏演得漂亮,细想却透心凉。李世勣真那么淡定?他出长安城三十里才敢抹冷汗!当年瓦岗寨的老兄弟单雄信临刑前,他割自己大腿肉给对方吃,发誓照顾其妻儿;后来单家儿子犯法,他亲笔求情免死。重情重义的人,怎会不在乎皇帝猜忌?可他更清楚,龙榻上那位是踩着兄弟血坐上皇位的狠主,稍露不满便是灭门之祸。所谓“忠臣无怨”,不过是把惊惧嚼碎了往肚里咽。 李世民这套“贬官测试”,表面是为儿子铺路,实则捅破了君臣信任的窗户纸。他把李世勣当什么?一条需要反复捶打的猎犬!贞观盛世的光环下,藏着多少提心吊胆的功臣?尉迟恭被当朝质问谋反,房玄龄吓得连谏书都不敢写。李世民自己靠玄武门之变上位,看谁都像潜在造反派。他给李治留的“驭臣术”,本质是权谋PUA:先往死里打压,再施舍般给点甜头,逼人感恩戴德。这套玩法短期有效,长远看纯属埋雷——武周时期酷吏横行,大臣上朝前跟家人哭别,根子就在李世民开的坏头。把功臣当贼防,哪能换来真心?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唐宗李世民# #贞观李世民# #唐玄宗李治# #晚年李世民# #大唐贞观# #李世民传奇# #唐高宗公主# #李治公主# #唐朝第一谏官# #唐宗太子# #玄宗降智# #唐宗李治# #唐武宗李炎# #马跃李世民# #唐诗韻# #二凤李世民#
648年,李世民下令将李世勣贬去叠州任都督,并叮嘱太子李治说:“如果他毫无怨言,
古往乐报菌
2025-08-05 09:56:5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