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朱元璋自言自语道:“徐达终于死了。”宫女听到后,赶紧把衣服一角弄在蜡烛上点燃,还假装睡觉。她想:这样应该能保住命了吧!
应天府的老人们至今记得,当年那个扛着锄头的黑瘦少年徐达,总爱蹲在田埂上比划枪法,他和放牛娃朱元璋比赛扔泥巴,两人滚成泥猴还咯咯直笑。
谁能想到泥腿子们后来一个成了开国皇帝,一个变成横扫漠北的大将军。
史官笔下写着“情同手足”,可皇宫的朱漆柱子上还留着徐达上次面君时撞裂的痕迹,据说那天殿内传来瓷器碎裂声,侍卫们看见大将军捂着渗血的额头疾步而出。
大都督府的军报里记载着徐达的赫赫战功,鄱阳湖水战凿沉陈友谅旗舰,北伐时三天攻破元大都城门。
朱元璋赐下的丹书铁券就供在徐府正堂,上面“功贯古今”四个金字还闪着光,但兵部侍郎私下记录过,皇帝近年批阅徐达奏章时,朱砂笔常把“臣”字戳出窟窿。
徐达府上的老马夫记得,将军临终前夜突然要喝家乡的辣糊汤,厨子往汤里撒胡椒时,老人盯着翻腾的热气突然说:“当年重八哥偷张财主的鹅,被吊在村口打,是我半夜拿镰刀割的绳子。”
这话随着晨风飘进锦衣卫的耳朵,当天下午御医送来的药汁就泛着古怪的蓝紫色。
南京城墙的砖缝里还嵌着徐达当年监工时的指纹,他要求每块砖刻上工匠姓名,说“万丈高楼要从地基开始干净”。
如今城墙西北角有块裂开的墙砖,露出里面发霉的稻壳,这是工部侍郎贪污的罪证,徐达查出来后,那人的脑袋在城门挂了半个月。
宫女最终被烟呛得真咳起来,朱元璋扫了眼烧焦的裙角,挥手让人把她拖去了浣衣局。
史官们写下“中山王薨,帝恸哭辍朝”,但孝陵卫的老兵见过皇帝在灵堂转悠的模样,他绕着棺材踱步,手指不停敲打楠木棺板,像在确认钉死的棺盖是否牢固。
应天府的茶楼里,说书人拍醒木讲着“徐达背疽忌食鹅”的掌故,角落里有个戴斗笠的汉子突然冷笑:“大将军的箭伤在左肩,哪来的背疽?”
这人起身时露出腰间锈迹斑斑的镰刀,茶盏里的水面突然荡起涟漪,仿佛三十年前那个割绳救人的夜晚,溅落在泥塘里的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