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谈判,其实就是美国的拖延战术。表面上看双方坐下来谈,其实美国围剿打压中国的目的不会变,借中美谈判先收割全世界倒是成功了。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本质上是拖延战术,表面谈判,实际给美国调整时间。 2025年春天,中美在斯德哥尔摩会谈,美国财长提出延长90天关税暂停,从145%降到30%,中国匹配降税。但协议没签成,得特朗普拍板。 可美国为啥急着要这90天呢?虽然2024年美国通胀率从高点的9.1%降到了3.8%,但货架上的东西还是贵得离谱——中国产的运动鞋关税一加,沃尔玛里的耐克鞋涨了25%,老百姓骂声比国会辩论还响。 家具卖场里的沙发,因为中国木材关税,价格比两年前贵了40%,不少家庭只能把旧沙发缝缝补补再用三年。 制造业那边更尴尬,喊着“回迁美国”喊了三年,实际工厂只增加了12%,汽车零件厂缺了中国的轴承,生产线停一天损失500万美元,老板们天天往白宫寄请愿信,比选民寄选票还勤快。 这90天暂停,其实就是给这些企业松松绑,让他们赶紧囤点货,别等谈判崩了又断供,顺便也让通胀数据好看点,给特朗普的支持率添块砖。 但美国的算盘不止于此,谈判期间的“收割”才是真本事。全世界的资本就像跟着灯光跑的飞蛾,看到中美坐下来谈,立马觉得“风险降低”,去年那90天里,从欧洲、东南亚流进美国的热钱就有3200亿美元,全跑去买美国国债和科技股。 美国财政部趁机发了5000亿美元的新债,利率比前一年降了0.5个百分点,等于让全世界帮他们付了利息。 能源市场更绝,美国趁着谈判期间大家注意力分散,把页岩油出口量提了15%,卖给欧洲的价格比俄罗斯的管道气贵30%。 光这一项就多赚了400亿美元——欧洲国家一边盯着中美谈判,一边默默给美国的油轮付账单,等反应过来,钱包已经瘪了一块。 而围剿中国的动作,从没停过。谈判桌外,美国商务部去年又把120家中国企业列入“实体清单”,比2023年还多30家,从人工智能公司到无人机厂商,卡得比关税还死。 芯片禁令更是层层加码,连荷兰ASML想卖旧款光刻机给中国,都得美国点头,结果全年对华光刻机出口降了60%。 这些动作跟谈判同步进行,等90天过去,美国的芯片法案补贴花出去了800亿美元,本土晶圆厂建好了6座,手里的牌比谈判前还多了几张。 可其他国家被这波“拖延式谈判”坑得更惨。东南亚那些跟着美国喊“供应链多元化”的国家,去年从中国抢了点订单,结果美国一谈暂停关税,中国商品又以更低的价格杀回美国市场。 印度更倒霉,花了10亿美元建的手机组装厂,本来想接中国的订单,结果美国一谈,苹果又把40%的订单放回了中国郑州工厂,印度的厂房只能空着,机器上落的灰比零件还厚。 这套路美国玩得熟门熟路。2019年中美贸易战期间,他们也搞过“90天休战”,结果那三个月里,美国从中国进口的稀土偷偷涨了20%,全囤起来给自家军工用。 同时还说服加拿大扣了华为的孟晚舟,谈判的烟雾弹一放,见不得人的事全干了。 这次更精明,连盟友都算计——跟中国谈着降关税,转头就对欧洲的汽车加税,说“要保护美国本土产业”,德国宝马在美国的工厂本来想扩产,一听这话直接把投资转到了墨西哥,等于让欧洲替美国的关税政策买单。
美国突然给哈萨克斯坦加税25%,只因它不肯把稀土卖给美国,哈总统托卡耶夫直接摊牌
【24评论】【7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