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联合早报发文评论道:“如果要去比较(中美)斯德哥尔摩会谈中谁更占优势,从明

霜月照寒林 2025-08-05 01:26:22

新加坡联合早报发文评论道:“如果要去比较(中美)斯德哥尔摩会谈中谁更占优势,从明面儿上看大家都没有再做退让。 中国没有回调对美国加征的10%报复性关税,继续充当全世界唯一敢于反制美国的国家,保住了面子,但美国对中国课征的关税比中国还高20%,也让特朗普保住‘优势者’的面子。” 就先拿中国这10%的关税来说吧。这清单上的大豆、玉米、液化天然气,可全是往美国农业带和能源商心窝子里捅的家伙。 2024年美国对华大豆出口量跌了35%,艾奥瓦州的农场主们看着仓库里堆到天花板的大豆,只能咬着牙卖给巴西中间商,每蒲式耳比直接发往中国少赚1.2美元,一年算下来亏了47亿美元。 可中国这边早有后手,从巴西、阿根廷补的货比美国还多20%,价格反倒便宜5%,等于用10%的关税换了个更划算的供应商,这账算得比超市促销还精。 而美国那高出20%的关税,加税清单里的笔记本电脑、光伏板、沙发,全是美国老百姓每天摸得着的东西。 2024年沃尔玛里的中国产笔记本电脑均价涨了18%,宜家的沙发贵了22%,连圣诞节挂的彩灯都涨了15%。 美国零售商的骚操作也很有意思,从越南、墨西哥倒一手再进口,算下来比直接从中国买还贵8%,等于关税加了个寂寞,最后还是消费者掏腰包。 可特朗普不管这些,对着俄亥俄州的选民喊"我们让中国付了更多钱",那些捧着失业救济金的工人还真吃这一套,去年中期选举,几个农业州的共和党议员靠着这口号愣是保住了席位,这关税数字成了最好的竞选海报。 这种僵持早不是新鲜事。2018年贸易战刚打响时,美国加税30%,中国立马回敬25%,结果美国威士忌对华出口暴跌70%,肯塔基州的蒸馏厂老板们组团去白宫请愿。 中国这边的苹果汁出口掉了40%,山东果农转头把苹果酿成醋卖到东南亚,反倒赚了更多。 现在这10%对30%的僵局,更像磨出来的默契——中国知道哪些商品加税能让美国疼又不伤己,美国清楚哪些产业能扛住高关税还能当政治筹码,俩家就像打太极拳,你推我挡,谁也不轻易出重拳。 全球看着这出戏,暗地里的算盘打得比谁都响。宝马把本该放美国的电动车生产线挪到沈阳,因为中国的电池供应链比美国全,还能避开高关税;越南服装厂老板笑得合不拢嘴,从中国进布料加工成T恤再卖给美国,每件能多赚3美元,等于踩着中美关税的缝子捡钱。 可这些都动不了中国的底气——2024年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增长19%,把对美出口减少的份额全补回来了,相当于美国这扇门刚关条缝,中国转头就打开了十扇窗。 特朗普那"优势者"的面子,其实虚得很。美国商务部偷偷算过,要是把对华关税降到中国同等水平,国内通胀能降0.8个百分点,消费者一年能省120亿美元,可他不敢动。 一动就等于承认之前的政策错了,保守派选民能把他的推特评论区淹了。 中国这边也乐得维持现状,10%的关税像个压力阀,既能让美国感受到反制力度,又不至于掀翻谈判桌,毕竟中美贸易额还在6900亿美元晃悠,谁也犯不着真把生意砸了。

0 阅读:160
霜月照寒林

霜月照寒林

霜月照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