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拒绝波音后,一位海外人士指出,如果美国制裁中国,中国所谓的国产大飞机根本造不下去。 美国商务部那纸禁令下来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C919这回是真悬了。 直接断供发动机,这招够狠,奔着心脏去的。 没过几周这事儿就反转了。禁令悄无声息地被撤销,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 这不是什么善心大发,而是一记精心计算的重拳,打在了棉花上。 这步棋从面上看没毛病。发动机是LEAP-1C,美法合资,核心技术是美国的通用电气。 掐断这个,C919不就成了一堆飞不起来的铁壳子?当时不少海外专家就是这么说的,咬定C919就是个“组装货”,命门握在美国手里。 可美国人算漏了一件事,这世界不是只有他一个卖家。 法国人马上凑上来了,说他们的刹车系统,紧急制动距离比美国货还短12%。这不是备胎,这简直是升级包。 德国人更干脆,起落架直接降价三成抢单子。 商业竞争就是这么现实,你这边搞封锁,那边就有人降价填补市场空白。 连日本的碳纤维,都因为运费便宜了20%成了香饽饽。整个欧洲供应链都动了起来,技术适配最快三个月搞定,比换个手机系统还利索。 这么一来美国的单边制裁就成了一个笑话。它想关上一扇门,结果全世界的同行都在旁边帮忙开窗。 其实就算没有欧洲人帮忙,美国这一拳也打不倒C919。外头人老说它是“组装货”,可那是老黄历了。 实际情况是C919的国产化率已经冲破60%,机身结构95%都是自己造。这根本不是简单的拼凑。 上海的铝材厂,一年能稳定供应三万吨高强度材料,还把成本压低了三成。 桂林的轮胎厂,硬是把航空轮胎的进口依赖,从几乎全部靠买的98%,给干到了30%。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家底,不是靠进口能堆出来的。 真正的底牌,还是那个叫“长江CJ-1000A”的国产发动机。 这东西不是PPT,高空台测试都做完了,一些关键指标比对标的LEAP发动机还猛一点。按计划,2028年就能换上。 手里的进口发动机库存,足够撑个两三年。 这段时间正好用来完成国产化的最后冲刺。 为了这张底牌中国航发一年的研发经费就砸进去460亿。这种决心,不是一纸禁令能吓住的。 所以最后那纸禁令悄悄撤了。 美国内部波音的飞机堆在厂里卖不出去,农场主也跟着叫苦。这拳打出去,没伤到对手,反而把自己胳膊震麻了。 C919经了这么一回,反倒把自己的供应链备胎和国产化家底摸得更清楚了,发展路径也更坚定了。 这一轮下来谁亏谁赚,一目了然。
美国问题其实无解,如果它只想对付中国,单独给中国加50%甚至更高关税就行了,没必
【35评论】【2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