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加沙的硝烟还未散尽,以色列街头却燃起了另一场“战争”,这剧本谁写的?哈马斯在废

酸酸甜甜小梅 2025-08-04 22:48:11

当加沙的硝烟还未散尽,以色列街头却燃起了另一场“战争”,这剧本谁写的?哈马斯在废墟中依然挺立,可以色列自家的后院,却先“炸”了锅! 特拉维夫市中心,7月30日那个燥热的夜晚,黑压压的人群挤满了市政厅前的广场,标语牌在探照灯下格外刺眼,“带他们回家 NOW!”“政府失败!”,这可不是零星的不满。 10万民众的怒吼几乎掀翻了夏夜的天空,他们不是为加沙的胜利欢呼,而是向自己的政府发出震耳欲聋的问责:被扣押在加沙超过9个月的以色列人质,何时能归家?这场仗,代价几何?终点又在何方? 人质家属的声音撕裂了喧嚣:“每一天都是酷刑!他们(政府)承诺过‘全力营救’,可我们只看到空洞的会议和无尽的拖延!” 她的兄弟仍身陷囹圄,时间线冰冷而残酷,自去年10月7日哈马斯发动袭击并掳走人质,到今年7月26日人质家属组织发起“空椅子”全国行动,再到这场7月底的总爆发,绝望如同滚雪球般累积。 压垮骆驼的稻草不止一根,持续近十个月的战争机器轰鸣,代价是国库的急速失血与民生的沉重喘息。 以色列中央统计局7月报告显示,国防开支已吞噬本财年预算的近30%,而民众最切身的感受是物价在飞涨,税收在增加,政府服务却在缩水。 普通以色列人的钱包,实实在在地瘪了下去,战场上没有迎来速胜,账单却一张张准时送达,更深的裂痕在政治光谱中蔓延。 战时内阁成员、前国防部长的政党成员公开抨击总理内塔尼亚胡“将政治生存置于国家利益之上”,《国土报》分析直指核心,内塔尼亚胡为维系极右翼执政联盟,对彻底结束冲突态度暧昧,引发广泛不满。 一边是要求不惜代价摧毁哈马斯的极右翼部长们,一边是呼吁停火换人质的中左翼反对声浪,内塔尼亚胡政府站在了越来越窄的钢丝上。 讽刺的是,当以色列内部地动山摇,加沙地带的哈马斯却展现出异乎寻常的韧性,哈马斯高级官员声明:“抵抗力量在调整战术,以色列未能实现其战争目标。” 尽管承受了毁灭性打击,哈马斯远未被根除,军事分析家们普遍认为,其分散的指挥结构和地道网络使其具备了强大的生存能力与较低的战术可预测性,以色列宣称的“彻底胜利”依然遥远。 国际压力也在悄然收紧,美国总统拜登在7月28日与内塔尼亚胡的通话中,罕见地“表达了对其国内局势及战争长期化的深切忧虑”。 白宫简报的措辞变化,微妙却清晰,欧洲多国对加沙人道状况的谴责声浪持续不断,以色列,似乎正滑向某种程度的外交孤立。 这场席卷以色列的抗议风暴,其爆发性远超外界预期,其复杂性更在于它撕开了以色列社会在战时表象下的多重伤口,人质家庭的锥心之痛、民众对经济代价的承受极限、对政府战略与团结的深刻怀疑。 而它的低可预测性则在于,谁能想到,在加沙战火未熄之际,以色列本土的街头抗争,竟成了搅动局势的最大变量?

0 阅读:0
酸酸甜甜小梅

酸酸甜甜小梅

酸酸甜甜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