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河南商丘,一名男子去镇上办事,回来已经晚上11点多了。他看见一个小男孩站在路边,就问男孩,你找不到家了吗? 小男孩不好意思的回答说,不是,我一个人害怕,想蹭个灯,叔叔你去哪里呀?男子心中有了主意,反问你去哪里呀? 小男孩告诉了地址,男子就开车跟着男孩后面,一直开了大约20分钟,送了2公里左右,小男孩说,叔叔,麻烦您了!你回去吧!男子说没事,不麻烦,我正好顺路,家就在附近。 男子表示,小男孩看上去大约11、2岁,前边车篮袋子里放着药,估计是给家里老人买药去了。其实他并不顺路,只是担心孩子走夜路害怕。他自己家里也有孩子,看到了肯定会帮忙的。 男子是一名父亲,所以懂得为人父母的牵挂,舍不得让孩子独自面对夜色,愿意为男孩多绕一段路 。看似普通的小事儿,却彰显了男子的父爱和善意。 男子未必懂得“助人为乐”的道理,或许只是看到孩子一个人走夜路,便想起了家里的孩子,就像雨天为陌生人撑伞的路人,没有过多的考虑,只是不忍心让对方淋湿。 男子并不顺路,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让寻常的夜晚有了不寻常的温度,行善不需要选择,而是在“方便”与“麻烦”之间,多了一份“我愿意”的担当。 那束深夜的车灯早已熄灭,但它留下的温暖会一直延续。因为我们知道,今日为他人点亮的光,终有一天会照亮自己前行的路,这便是善意最动人的往复。(来源:法治进行时)
“上央视新闻了!”4月11日河南安阳,一小孩去上学,走到学校门口却突然跪在地上!
【2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