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115师686团炮弹告急,全团只剩下3发炮弹,团长张仁初急得团团转。

提莫说热点 2025-08-04 19:14:26

1940年,115师686团炮弹告急,全团只剩下3发炮弹,团长张仁初急得团团转。这时,一个侦察员告诉他,城中的鬼子刚运来了几百发炮弹!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那年的鲁南山区,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得人脸生疼。115师686团的战士们蹲在战壕里,手指冻得发僵。 团长张仁初望着仅剩的三发炮弹,眉头拧成了疙瘩。这两门从鬼子手里缴获的九二式步兵炮,此刻就像没牙的老虎,眼睁睁看着日军在对面山头耀武扬威。 白彦镇这块硬骨头已经啃了半个月,这个卡在抱犊崮和天宝山之间的要地,被汉奸孙鹤龄带着伪军和日军占得死死的。 半个月前686团顶着大雪奔袭六十里,端了孙家老巢,开仓放粮分给老百姓。 可日本人就像被捅了马蜂窝,飞机大炮轮番上阵,硬是打了三场拉锯战。团里的炮弹越打越少,眼看就要见底。 炮兵连长李玉章蹲在土墙根,拿袖子一遍遍擦着炮膛。战士们围在旁边,眼睛直勾勾盯着那三发炮弹,就像饿急的人守着最后一碗粥。 谁都清楚,没有炮火支援,光靠步枪手榴弹去冲鬼子的机枪阵地,那就是拿人命去填。 指挥所里的煤油灯忽明忽暗,张仁初盯着地图上那个代表白彦镇的黑点,拳头攥得咯吱响。 突然木门哐当一声被撞开,侦察员王二虎带着满身冰碴子冲进来。 这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嘴唇冻得发紫,呼出的白气在眉毛上结成了霜。"团长!北边小学教室里堆着九十三箱炮弹!"他嗓子哑得像砂纸摩擦,"就两个鬼子站岗!" 张仁初猛地站起来,桌子被撞得晃荡。煤油灯的火苗蹿起老高,照得他眼睛发亮。 李玉章带着三十多个战士摸黑出发时,天上又开始飘雪粒子。战士们用棉布包着枪栓防冻,深一脚浅一脚踩着齐踝的积雪。 白彦镇北小学的围墙塌了半截,两个哨兵缩在门房里烤火,压根没想到八路敢摸到眼皮底下。 这次虎口夺弹的行动干脆利落,李玉章带人翻墙进去时,教室里的炮弹箱码得整整齐齐,箱子上昭和十五年制造的油漆字还泛着光。 等鬼子发现哨兵被捆成粽子,686团早就扛着炮弹跑出二里地。 这批炮弹在后来的战斗中派上大用场,战士们都说这是鬼子送礼,八路笑纳。 查阅八路军战史发现,1940年3月的白彦争夺战确实打得艰苦。日军第32师团调集重兵反扑,686团在缺乏弹药的情况下三次夺回据点。 时任鲁南军区司令员的张光中在回忆录里提到,白彦镇最终成为鲁南根据地稳固的西南屏障,为后续开辟天宝山根据地打下基础。 站在今天的角度看,这场战斗的传奇色彩背后,是抗日军民在极端困难条件下的智慧与勇气。 日军记录里神秘消失的九十三箱炮弹,恰恰印证了人民战争的特殊威力,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 那些冒着风雪扛炮弹的身影,那些擦得锃亮的炮膛,都在诉说一个朴素的道理,再先进的武器,也要看握在谁的手里。 信源参考: 《八路军战史》 《鲁南抗日根据地史》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馆藏档案《115师战斗详报》

0 阅读:36
提莫说热点

提莫说热点

提莫说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