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看的话,中国电影是在变好了。 十年以前,中国电影的暑期档,连一部能破6分的电影都没有,却赚到盆满钵满。 这种“烂片赚大钱”的气氛,势如破竹地横行于中国电影市场,终于现在的国产电影开始还债了。 烂片开始变得没有市场,割不到韭菜了。以前是平均水平的电影,故事稍微讲的有点逻辑,就能被观众称赞,喜提好口碑。 而现在是除非口碑大爆特爆,观众经过多方观察,确信这是部好看的电影,才会走进影院。 今年的大盘虽然变凉了,但是这几个月其实没有烂到石破天惊的片子上映。 连大鹏都开始因为《长安的荔枝》票房不如预期而破防。 但是说实话,这只能说是过去无论暑期电影拍成什么样,都有30、40亿,甚至能突破50亿的虚假繁荣造成的。 《长安的荔枝》完成度不错,和目前破6亿的票房,也很匹配。 至于它为什么不能有更高的票房,因为它在非动画电影的赛道,的确不如《南京照相馆》、《戏台》。所以不可能一家独大,这两部片子上映后,它的热度就会被冲散。 以前的蛋糕太大了,谁能都吃,现在蛋糕没这么大,只有提高质量,口碑拉到无限高,才能有无限高的票房展望。 不错的质量,就会对应过得去的票房;烂片配扑街;佳作大展宏图。 这才正常。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这么看的话,中国电影是在变好了。 十年以前,中国电影的暑期档,连一部能破6分的电
热耳朵
2025-08-04 17:48:19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