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92年,一名新疆男子退伍后,被分到供销社上班,给当地百姓赊账10000多元货物而丢了工作,他感慨:做人不能心太好!不料,在他落魄时,萍水相逢之人接连帮助,又唤醒了他心底的善良,从而让他感动中国。 1992年,阿里木江还是个刚从部队回来的小伙,在新疆老家的供销社上班,那地方穷,乡亲们买东西总赊账,阿里木江心软,来者不拒,结果一年下来,赊出去一万多块钱的货。 领导让他去收账,他挨家挨户一看,那日子过得他实在张不开嘴,最后,领导把他辞了,他心里也凉了,得出一个结论:“做人不能心太好!” 为了糊口,他卖过羊肉串,但生意一直不温不火,直到2001年,他听说内地生意好做,便带着家伙什儿跑到了贵州毕节,但现实又给了他一棒,刚卖出几串,就因为没营业执照,连人带烤炉被城管抄了,他一下就成了流浪汉,饿得在街边发抖。 就在他最绝望的时候,一个农民工兄弟看出了他的窘境,花2块钱请他吃了一顿豆花饭,后来,一个开酒吧的退伍老兵听了他的遭遇,二话不说借给他100块本钱,还让他在自己店门口摆摊。 这两件萍水相逢的小事,像两束光,一下子照亮了他的人生,他突然明白,当初的善良没错,只是自己还没遇到能回应这份善良的人。 从那天起,阿里木江的“生意经”就彻底变了,2002年,他在贵州镇远遇到山火,想都没想就冲进去救火。 事后政府奖励他300块,他转身就添上自己卖串赚的200块,一共500,全给了一个快上不起学的孩子,他发现,用这种方式“花钱”,心里比赚钱还痛快。 2003年,他在医院看到一个患肾病的小男孩周勇,因为家里没钱准备出院,阿里木江掏出身上仅有的200块塞给孩子母亲,还马上联系报社求助,在他的带动下,周勇得到了救治,事后,他又请周勇的母亲来帮他串肉串,让这一家有了稳定的收入。 他的善举传开后,质疑声也来了,有人说他“作秀”,有人讽刺他“想红想疯了”,阿里木江从不跟人争辩,他的回应就是他自己的生活:一件15块钱的毛衣穿了四年,一顿饭就是一个馕加一杯水,这种对自己极致的“抠”,和对别人极致的“慷慨”,是所有质疑面前最硬的回答。 他把攒下的五千块钱送到毕节学院,老师们闻着那混杂着羊肉串味的钱都红了眼眶,他给山区小学买去181个新书包,还带去一面五星红旗,让那所破旧的学校第一次响起了国歌,他没算过自己捐了多少钱,也没计较过回报。 从甘肃积石山地震到四川雅江山火,这些年,只要有灾情,总能看到他奔波的身影,阿里木江,一个普普通通烤羊肉串的,他用自己的活法告诉所有人,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拥有多少,而在于他付出了多少。
[微风]1992年,一名新疆男子退伍后,被分到供销社上班,给当地百姓赊账1000
阿秋手作
2025-08-04 17:40:11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