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一件旧袈裟在北京拍卖,却无人问津,一男子觉得蹊跷,花9万买下。回家后发现,袈裟隔层内装着一块裹尸布。没想到这裹尸布几经转手,最终以1.3亿的天价售出。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北京的一场小型拍卖会上,一件泛黄的旧袈裟被工作人员搬上展台时,台下响起一片嗤笑声。 只见台上那件标价9万元的清代僧袍针脚凌乱,布料磨损严重,拍卖师介绍说是寺庙遗物,但现场藏家们连举牌的兴趣都没有。 角落里穿灰夹克的秦海峰却突然坐直了身子,袈裟边缘若隐若现的暗纹在灯光下泛着奇异光泽,整块缎面竟罕见地没有拼接痕迹,厚实程度更不像普通僧衣。 他摸遍口袋只凑出四万块,冲出会场给妻子和三个朋友打了十几个电话,硬是在半小时内借够九万,赶在流拍前签下了成交单。 回家后妻子看见这件"破布"差点摔了茶杯,秦海峰却抄起剪刀直奔书房。 袈裟内衬的缝线比表面针脚规整得多,沿着松散处剪开,一块长两米的金色织物滑落桌面。 密密麻麻的梵文环绕着中央佛塔图案,四角还绣着"左肩""右脚掌"等小字。 邻居老张来看热闹,说这八成是死人用的裹尸布劝他赶紧转手。 秦海峰连夜查资料,发现清代《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里记载过类似织物,乾隆二十年苏州织造进贡的"缂丝陀罗尼经被",用藏羚羊绒和金线织就,光成本就抵得上百亩良田。 都能够故宫研究员张淑芬见到布时手都在抖,双面缂丝工艺让经文正反完全一致,满汉藏梵四种文字标注方位,这种规制只有皇帝陵寝才配用。 在那之后,她连忙翻出1928年《申报》的旧新闻:孙殿英盗掘清东陵时,士兵把乾隆裕陵的珠宝洗劫一空,却把"绣经文的黄缎子"扔在墓道里。 当年被当成破烂的"黄缎子",如今在紫外灯下显出了"乾隆御用"的暗记。 弘道法师,乾隆的六世孙见到实物后更激动,指着佛塔图案下的满文确认这是先祖下葬时盖在膝盖部位的往生被。 消息传开后,有个广东商人拎着200万现金上门,秦海峰刚犹豫就被妻子推出门外。 2008年北京拍卖会上,这块经被以6550万成交,创下纺织品拍卖纪录,三年后它再次现身香港拍卖行,X光检测显示织物里还藏着肉眼看不见的密宗咒轮,最终被上海神秘富豪以1.3亿拍走。 当年笑话秦海峰的藏家们后来才明白,那件袈裟的异常厚度不是布料堆积,清代匠人把经被对折四次缝进夹层,为的就是在战乱年代掩人耳目。 苏州丝绸博物馆专家后来研究发现,经被上的梵文咒轮用"通经断纬"技法织成,1厘米宽度要穿插120根金线,整块布需要三个工匠轮流工作五年。 更惊人的是那些看似装饰的莲花纹,放大后竟是七百多尊微缩佛像,用0.2毫米的孔雀羽线缂出立体效果。 信息来源: 《扬子晚报》——《乾隆"裹尸布"被拍天价?专家:真假有待商榷》
2005年,一件旧袈裟在北京拍卖,却无人问津,一男子觉得蹊跷,花9万买下。回家后
粉樱萌娃
2025-08-04 17:05:1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