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看南京保卫战:如果八路军来守,结局如何? 1937年12月,15万国民党军试图守卫南京,但面对20万日军的进攻,最终失败了,后果极其严重。 如果换成由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哪怕日军兵力更多,结局恐怕也不会是这样。 为什么这么说?看看后来的战斗就明白了。 几年后的朝鲜战场上,志愿军在铁原打了一场硬仗。 他们只有3万人,武器远不如当时守卫南京的国民党军,连事先准备好的防御阵地都没有,就在一片荒地上硬扛住了15万敌人的猛攻,整整坚持了13天。 那么,为什么国民党军队会败得那么快? 毛主席在《论持久战》里点明了要害:日军之所以能得逞,很大原因在于守南京的十几万部队,根本不像一支真正的军队。 他们缺乏组织,没有纪律,就像一盘散沙,被风一吹就散了。 真实情况确实如此:指挥一片混乱,高级军官带头逃跑,比如唐生智、孙元良等人。 长官都跑了,士兵们自然也没了主心骨。 很多反映南京保卫战的电影也揭示了其中的问题,南京城门口,竟然有自己人的“督战队”。 他们的任务不是打日本人,而是用枪对着想撤退的士兵甚至老百姓开枪,阻止他们离开,这说明部队已经完全失去了控制。 如果换成八路军,即使最后南京城守不住,情况也会大不相同。 首先,指挥体系不会乱。 长官更不可能丢下部队自己先跑,想想延安保卫战,胡宗南的军队连个老百姓都抓不到当俘虏,因为人都被组织转移了。 其次,城里的老百姓和重要物资,一定会尽可能组织撤离,不会留给敌人,日军得到的很可能是一座空城。 最重要的还是战斗意志! 看看后来志愿军的战斗:上甘岭、松骨峰,硬是靠着不怕死、打不垮的精神,顶住了敌人的疯狂进攻。 这种顽强的战斗精神,是当时守卫南京的国民党军队远远无法相比的! #南京大屠杀# #抗日南京# #南京抗日保卫战# #历史# #《南京照相馆》中的历史片段带给你哪些思考# #解放前的南京#
换个角度看南京保卫战:如果八路军来守,结局如何? 1937年12月,15万国民党
邓邓爱面包
2025-08-04 15:39:2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