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谈判,其实就是美国的拖延战术。表面上看双方坐下来谈,其实美国围剿打压中国的目

依秋聊趣 2025-08-04 14:41:50

中美谈判,其实就是美国的拖延战术。表面上看双方坐下来谈,其实美国围剿打压中国的目的不会变,借中美谈判先收割全世界倒是成功了。 就拿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来说吧,2018年他刚上台那会儿,就打着“公平贸易”的旗号对中国加征关税,表面上说是要解决贸易逆差,实际上呢?就是给美国企业争取调整时间。 那时候,美国的制造业早就空心化了,突然要和中国打贸易战,国内企业根本吃不消。怎么办?只能通过谈判拖延时间,一边谈一边给美国产业输血。结果呢?谈判谈了三年,关税加了又减,减了又加,美国企业倒是趁机缓了口气,可全球经济却被搅得鸡犬不宁。 到了2025年春天,中美在斯德哥尔摩又搞了一次会谈。美国财长说得好听,要把关税从145%降到30%,还让中国跟着一起降税。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就是美国的缓兵之计——当时美国国内通胀压力大得离谱,物价涨得比坐火箭还快,老百姓怨声载道;制造业就业更是惨不忍睹,失业率飙升到45%,好多工厂都关门大吉了。 美国急需喘口气,所以才在谈判桌上装出一副“诚意满满”的样子。可结果呢?协议还没签成,特朗普就跳出来说要“亲自拍板”,否则关税协议不作数!这不明摆着是在拖延时间吗? 这次瑞典会谈也是一样的道理,前脚中美谈判刚结束,特朗普就迫不及待地宣布对69个国家征收高关税,中国34%、加拿大35%、印度25%,一个都没放过——这哪里是在谈判?分明是在给全世界“下套”! 美国心里清楚,只要谈判还在继续,中国就不会轻易采取强硬措施,这样他们就有足够的时间在背后搞小动作。比如说,一边和中国谈关税,一边又在科技领域对中国下黑手,限制芯片出口、打压华为,这些招数玩得那叫一个溜。 美国这招“拖延战术”,说白了就是“温水煮青蛙”。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中国在全球经济上的份额太大,想要一口吃掉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慢慢来,一点一点地削弱中国的实力。而谈判,就是他们最好的“遮羞布”。 每次谈判,美国都会抛出一些看似诱人的条件,什么降关税、扩大市场准入,可实际上这些条件都是“空头支票”,根本不可能兑现。他们真正的目的,是通过谈判稳住中国,然后利用这段时间在全球范围内搞“收割”。 比如说,美国通过关税政策迫使其他国家调整贸易政策,让资本回流美国。2025年美国对69国加征关税后,全球市场一片恐慌,资本纷纷逃离新兴市场,涌入美国这个“避风港”。结果呢?美国股市倒是涨了,可其他国家的经济却遭了殃。 越南、印度这些国家,本来就靠着出口过日子,美国这一征税,他们的企业倒闭了一大片,老百姓连饭都吃不上了。而美国呢?却借着这个机会低价收购这些国家的优质资产,简直就是“空手套白狼”。 再比如说,美国在谈判期间还玩起了“双轨策略”。一边在瑞典和中国谈关税,另一边又派代表团去北京和在华美企套近乎。80%的在华美企都公开表示,“没有中国业务就活不下去”,美国这次去北京,说是当“灭火队”,实际上就是想通过企业施压,让中国在谈判中让步。这种“软硬兼施”的手段,把拖延战术玩到了极致。 不过,美国的这些小把戏,咱们中国早就看透了。就拿稀土来说吧,中国的稀土储量和产量都是全球第一,尤其是在提炼技术上,那更是绝对的垄断。美国的军工企业要是离开了中国的稀土,那可就抓瞎了。 之前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咱们反手就限制了稀土出口,结果美国F-35战斗机的制造成本直接飙升了300%。这一下,美国算是尝到了苦头,不得不乖乖回到谈判桌前。 还有咱们的“跳岛战术”,那也是让美国头疼不已。咱们的企业跑到墨西哥、匈牙利这些国家去建厂,产品在那儿一“转身”,贴上当地的标签,再卖到美国去,关税壁垒就这么轻松绕过去了。美国就算想加税,也找不到咱们的把柄。这种灵活的产业链布局,让美国的打压政策一次次落空。 其实,美国的拖延战术说白了就是“纸老虎”,看着吓人,实际上根本经不起推敲。 就拿他们的关税政策来说吧,美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不仅没减少,反而扩大了6.2%。这说明什么?说明美国的关税政策根本没起到作用,反而让美国老百姓自己掏腰包买单。 美国企业为了维持在中国的业务,不得不把增加的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结果美国国内的物价越来越高,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难过。 更搞笑的是,美国一边和中国谈关税,一边又在偷偷地给英伟达的H20芯片开绿灯,允许它重新出口中国,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因为他们知道,卡脖子卡到最后,受伤的还是自己。毕竟,历史已经证明,任何试图阻挡中国崛起的力量,最终都只能是螳臂当车,自取灭亡。

0 阅读:97

猜你喜欢

依秋聊趣

依秋聊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