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决心要把印度搞臭了!美印谈崩了以后各方信息密集公布:印度在印巴空战期间干的脏活都暴露了! 一场五月份的空战,真正的胜负手,却在八月份才打出来。当印度还在为自己的“大捷”开庆功会时,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版本,在美国和盘托出。 这事儿的核心,已经不是印巴谁的飞机掉得多了。而是这场空战的“真相”,是如何被美国拿捏在手里,直到美印贸易谈判彻底崩盘,才被当作一张牌扔到了桌上。 那为什么偏偏是八月?时间点掐得刚刚好。七月底,印度还在国际上高喊,要“以实力的地位同美国对话”。此语激怒了华盛顿。旋即,特朗普便扬言要对印度加征25%的关税。 这只是前菜。八月二日,路透社一篇长文引爆了舆论。此一时机,几乎是与美国的关税大棒相配合而出现的。特朗普早就暗示过,说印度掉了五架飞机,显然他心里有数,只是在等一个最合适的时机,让这个消息的杀伤力最大化。 贸易谈不拢,就翻旧账。这套操作下来,一场军事冲突的内幕,就成了服务于大国博弈的筹码。 路透社的报道,无异于直接揭开了印度空军的两张底牌。第一张牌,在技术层面遭遇完败。印度情报部门提供给飞行员的数据表明,巴基斯坦PL - 15E导弹的射程为150公里。于是,印度飞行员便认为,只要身处200公里之外,就能够高枕无忧了。 结果,巴基斯坦的飞行员于200公里之外便扣动了扳机。印度的“阵风”战斗机,雷达告警尚未作响,便沦为靶子。这几乎是刷新了现代空战的超视距击落记录。 巴基斯坦凭什么能做到?报道指向了一套叫“DATALINK17”的中国制数据链。简单说,就是后方的预警机把目标看得一清二楚,然后把数据实时传给前线的J-10战斗机。 J-10自己不用开雷达,就能在对手毫无察觉的情况下锁定并发射导弹。这种打法,让“阵风”的先进航电系统成了摆设,输得不冤。 如果说技术上的失败只是丢人,那第二张牌就有点突破底线了。民航飞行轨迹开源信息表明,空战当晚,印度空管蓄意指挥七架民航客机驶向交战区域。 这七架客机的航线,刚好和印度空袭机群的发射阵位相重合。在这至关重要的二十五分钟里,上千乘客毫不知情地沦为印度空军的“肉盾”,为军事行动提供了掩护。 等导弹打完,这些客机又被悄悄引导回了正常航线。拿平民当掩护,这事儿不管在哪儿都是大忌。消息甫一传出,国际民航界便一片哗然。 这颗信息炸弹丢下来,连锁反应马上就来了。最尴尬的是法国人。他们一开始承认有“阵风”损失,一看舆论不对,赶紧改口说是“机械故障”。巴基斯坦展出的残骸照片,其编号与印度的序列相匹配,达索公司的辩解由此显得苍白无力。 巴基斯坦则顺势成了赢家。他们不仅打了胜仗,还等于给自己的“中式装备体系”做了一次全球直播的实战广告。这套足以战胜“阵风”的系统,其吸引力自是不言而喻。 至于印度,处境就很被动。国内还在搞“SINDOOR”胜利狂欢,国际形象却一落千丈。官方的矢口否认,于飞行轨迹和残骸照片的铁证面前,显得那般苍白无力。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美国,已然达成目的。它不仅用情报敲打了印度,还顺手追加了对印度虾的反倾销税,经济和政治压力双管齐下。这等于是在告诉所有人,当美国的伙伴,也得掂量掂量自己的斤两。
美国是决心要把印度搞臭了!美印谈崩了以后各方信息密集公布:印度在印巴空战期间干的
阿离言娱乐说
2025-08-04 14:22:2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