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过数天的烦躁不安和愤懑之后,莫迪总理终于表态   美国在8月1日突然宣布对印

天天纪闻 2025-08-04 13:15:48

在经过数天的烦躁不安和愤懑之后,莫迪总理终于表态   美国在8月1日突然宣布对印度输美商品加征25%的关税,这一记“贸易重锤”让印度朝野上下一片哗然。尤其是美国这次针对的不仅是钢铁、汽车零部件等传统领域,连印度近年来好不容易发展起来的电子产品出口也被纳入制裁范围。   消息传来,印度股市连续三天大幅下挫,卢比汇率一度跌破83关口,商界和媒体的批评声浪铺天盖地,甚至有反对党议员在议会里指责莫迪政府“外交失败”。   就在这样的舆论压力下,莫迪终于在8月2日公开表态,他的一番话不仅回应了国内外的质疑,更透露出印度未来经济战略的深层逻辑。   莫迪在瓦拉纳西的公开演讲中,第一句话就直指核心:“印度制造的产品将决定我们的未来。”这句话听起来并不新鲜,毕竟“印度制造”是他2014年上台就主推的政策,但这次他特别加重了语气,还特意提到“进口美国产品的关税政策将继续调整”。   明眼人都能听出来,这是对美国关税制裁的直接回应。事实上,印度近年来一直在逐步提高进口关税,尤其是对农产品和电子产品。比如美国的大豆、玉米在印度要面临50%以上的关税,而苹果手机虽然在印度组装,但进口零部件仍需缴纳高额关税。莫迪的言外之意很清楚:即便美国施压,印度也不会轻易放弃保护本土产业。   这种强硬态度背后,是印度复杂的经济现实。农业占印度GDP的15%,却养活了超过40%的人口,农民的选票对莫迪政府至关重要。去年印度曾因开放农产品市场引发全国性抗议,莫迪不得不撤回相关法案。   这次面对美国要求降低农产品关税的诉求,印度商务部长皮尤什・高耶尔明确表示:“农业是印度的生命线,我们不会为了贸易协议牺牲农民利益。”这种立场在印度国内获得广泛支持,但也让美印贸易谈判陷入僵局。美国财长贝森特甚至公开抱怨印度“谈判态度拖沓”,双方原计划在8月1日前达成的“迷你协议”最终流产。   不过,莫迪的表态并非一味强硬,他同时释放了合作信号。他提到印度“即将成为第三大经济体”,这句话乍一听有些夸张,毕竟目前印度是世界第五大经济体,排在德国之后。但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25年4月的预测,印度GDP将在2025年达到4.187万亿美元,略高于日本的4.186万亿美元,成为第四大经济体。   而要成为第三大,印度需要在2027年左右超过德国。莫迪的说法虽然提前了时间表,但也并非完全没有依据。近年来印度经济增速保持在6%以上,而日本和德国受能源危机和制造业外流影响,增速明显放缓。印度的人口红利、数字化转型和基础设施投资,确实为长期增长提供了支撑。   保护农民和中小微企业是莫迪此次表态的另一大重点。他提到“政府的首要任务是守护农民的土地和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这背后是印度社会的深层矛盾。   印度有超过6000万家中小微企业,贡献了30%的GDP和40%的就业,但这些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技术落后的问题。为此,印度政府推出了“生产关联激励(PLI)”计划,对电子、汽车等14个领域的企业提供补贴。   不过,这个计划的效果喜忧参半:在智能手机制造领域,印度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生产国,2024/2025财年出口额达241.4亿美元,但在半导体、高端机械等领域,进展依然缓慢。截至2024年10月,PLI计划仅完成目标产值的37%,补贴发放不足原计划的8%。   莫迪的表态在国际上引发了连锁反应。美国对印度的关税政策原本抱有期待,希望印度能在农产品市场开放和减少俄油进口上让步,但莫迪的强硬回应让白宫感到意外。彭博社评论称,特朗普政府原本将印度视为“印太战略”的重要支点,如今却发现这个盟友“越来越难驾驭”。   欧盟则密切关注印度与欧盟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双方原计划在2025年底前达成协议,但印度坚持要求欧盟降低纺织品和药品关税,而欧盟则希望印度开放汽车和葡萄酒市场,谈判陷入胶着。   最耐人寻味的是印度与俄罗斯的关系。尽管美国施压,印度仍坚持从俄罗斯进口石油,2024年进口量同比增长35%。印度炼油企业将俄油加工后出口到欧洲,赚取了丰厚的差价。   这种“套利模式”让印度在美俄之间找到了平衡,但也加剧了与美国的摩擦。俄罗斯媒体对此乐见其成,《莫斯科时报》评论称,印度的“战略自主”正在削弱美国在南亚的影响力。   不过,莫迪的政策也面临巨大挑战。印度制造业供应链高度依赖中国,60%的电子元件和70%的光伏设备需要进口。美国的关税政策可能导致这些成本进一步上升,削弱“印度制造”的竞争力。   此外,印度基础设施落后、官僚主义严重等问题依然存在,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印度物流成本占GDP的14%,是中国的两倍。这些结构性问题不解决,“印度制造”很难真正起飞。  

0 阅读:2125

评论列表

吉祥汪汪

吉祥汪汪

2
2025-08-04 18:28

偷鸡不成蚀把米, 一头掉进粪坑里; 老仙妙计安天下, 赔了夫人又折兵!

用户10xxx02

用户10xxx02

1
2025-08-05 04:24

印度能让外国资本退却,就是一种胜利,再继续坚持二十年,一个自信的新印度就成了

猜你喜欢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