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太子李弘无意中路过掖庭,看到被幽禁的两个姐姐,都三十多岁了还没有嫁人,心中不忍,回去后便向武则天请求将两个姐姐出嫁。武则天大怒,随手指了殿外两个卫士与公主完婚。结 要理解这两位公主为何会沦落至此,还要从二十多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后宫争斗说起。彼时的长安城,唐高宗李治的后宫里,武则天与萧淑妃的权力角逐正如火如荼。 萧淑妃出身兰陵萧氏,容貌艳丽,性情张扬,曾一度宠冠后宫。她为高宗生下一子二女,其中女儿便是后来的义阳公主和宣城公主。 在武则天二度入宫之前,萧淑妃几乎垄断了高宗的宠爱,甚至敢与王皇后分庭抗礼。那时的小公主们还是襁褓中的婴孩,享受着母亲带来的荣光,住在精致的宫殿里,有无数宫人环绕伺候。 然而,永徽六年(655 年)的宫廷政变彻底改变了她们的命运。武则天以雷霆手段扳倒王皇后与萧淑妃,将二人废为庶人,囚禁于暗无天日的冷宫,两人后来相继惨死。 萧淑妃死时,义阳公主不过四岁,宣城公主更小,还在蹒跚学步。按照宫规,罪臣之女本应被没入掖庭为奴,但或许是高宗念及骨肉之情,或许是武则天暂时无暇顾及,她们虽未被正式贬为奴婢,却被幽禁在掖庭宫的偏僻角落,过上了与世隔绝的生活。 掖庭宫本是宫女居住和犯罪官员家属劳动改造的地方,条件简陋,规矩森严。两位公主在这里长大,没有像样的衣物,没有贴心的侍从,甚至连基本的教育都被剥夺。宫人们畏惧武则天的权势,没人敢与这两位 “罪女” 过多接触,她们就像两株生长在石缝里的植物,在寂寞与恐惧中默默生长、枯萎。 岁月在高墙内悄然流逝,当年的稚童长成了少女,又渐渐步入中年。宫中的皇子公主换了一茬又一茬,新的恩怨情仇不断上演,谁也没有想起掖庭深处还有两位被遗忘的公主。直到二十多年后,太子李弘的偶然路过,才让这两朵蒙尘的宫花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 李弘上书请求释放两个公主,并为她们婚配,不想惹怒了武则天。盛怒之下的武则天看着殿外站岗的卫士,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她指着门口两个穿着明光铠的年轻卫士,厉声说道:“既然太子觉得她们委屈,那就遂了你的愿!传我的旨意,将义阳公主许配给上翊卫权毅,宣城公主许配给驸马都尉王遂古,让她们出宫完婚!” 李弘愣住了,他顺着武则天的手指看去,那两个卫士虽然身姿挺拔,却只是普通的禁军军官,论家世、地位,与公主身份相差万里。这哪里是赐婚,分明是羞辱。 李弘张了张嘴,最终还是低下了头。他知道武则天正在气头上,再说下去只会让事情更糟。他只能在心里默默叹息,这场本想拯救姐姐的求情,最终却变成了另一种形式的伤害。 婚礼办得极其仓促潦草,甚至可以说是寒酸。没有十里红妆,没有百官朝贺,甚至连一件像样的嫁妆都没有。两位公主穿着临时缝制的嫁衣,在几名老宫人的护送下,分别被送到了权毅和王遂古的家中。 权毅出身将门,祖父权知节是唐朝开国功臣,封卢国公。但到了权毅这一辈,家道已经中落,他只是禁军里的一个普通翊卫,正七品的官职。王遂古的情况稍好一些,祖上曾做过驸马都尉,但到他这里也只是承袭了虚职,并无实权。 这两个年轻人面对身份尴尬的新娘,心情复杂难言。 义阳公主的婚后生活并不幸福。权毅虽是武人,却性情粗豪,与自幼在压抑环境中长大、敏感多思的公主格格不入。更重要的是,武则天的阴影始终笼罩着这个家庭。人们都知道这桩婚事是天后盛怒之下的决定,没人敢真心亲近这位 “罪臣之女” 出身的公主。义阳公主在夫家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昔日掖庭的创伤加上新环境的隔阂,让她日渐沉默。 相比之下,宣城公主与王遂古的婚姻稍微平和一些。王遂古性格温和,知道公主身世可怜,平日里多有体谅。 上元二年(675年)四月,也就是两位公主出嫁后不到一年,太子李弘随唐高宗和武则天前往洛阳宫避暑。在合璧宫绮云殿,这位年仅二十四岁的储君突然离世。 李弘的死与他和母亲的权力冲突脱不了干系,这位心怀仁爱的太子,最终成了宫廷斗争的牺牲品。他至死都没能看到自己的两个姐姐过上真正安稳的生活,他的善意之举,反而加速了自己的悲剧命运。 李弘的死让义阳和宣城公主的处境更加艰难,失去了唯一的庇护者,她们只能在武则天的眼皮底下更加谨慎地生活。 光宅元年(684 年),武则天废黜中宗李显,临朝称制后,义阳公主的丈夫权毅以 “谋逆罪” 处死,义阳公主再次打入冷宫。这一次,她再也没有力气挣扎了,没过多久便在孤寂与绝望中去世。 宣城公主的丈夫王遂古后来被贬斥流放,不久后病死。丈夫死后,宣城公主独自带着孩子艰难生活。直到神龙元年(705 年),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唐中宗李显复位,宣城公主终于迎来了人生的转机,她被恢复公主封号,加实封五百户,改封高安公主。 开元二年(714 年),宣城公主在长安去世,年六十六岁。而那位早逝的义阳公主,直到唐代宗时期才被追赠为金城长公主,算是给这段被遗忘的历史画上了一个迟到的句号。#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公元前52年,太子刘奭去拜见皇后。皇后准备了五个宫女,让他挑一个侍寝。刘奭随手指
【2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