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泰安县涝坡村长老杨提着两瓶70度的白酒来到鬼子的茅茨据点,对站岗的鬼子说:“我找太君有要事相告。”鬼子一看是熟人,便一摆手让他进去了。老杨高兴地冲进去对鬼子小队长说了一番话,鬼子立马气势汹汹地集合了队伍。
这一幕可把据点外的乡亲们看乐了,老杨不是啥“亲日派”,而是地下党员,正在执行民兵的秘密任务。
早在1939年年底,茅茨村的民兵就通过据点里的内应,给鬼子做饭的姬常流,摸清了敌人的老底。
他们商量出一个妙计:调虎离山,把鬼子引开,然后掏空据点里的枪炮弹药。
这法子够绝的,省得硬拼流血,还能给鬼子放个大烟花。
老杨这一招够狠,他假装慌张地报告“八路藏在村北的扇子崖”,结果鬼子上当了。
那个外号“大叫驴”的鬼子小队长真信了谎话,当晚就带着所有人马扑向扇子崖,只留下个翻译官和两个汉奸看家。
民兵们躲在暗处看得清清楚楚,等鬼子走远了,他们嗷嗷叫着冲进据点。
那几个汉奸喝了老杨带的烈酒,醉得直打呼噜,没等反应过来就被捆成了粽子。
民兵们可没闲着,抢走三支步枪、六箱子弹,还有一堆军用物资,放火烧了新盖的八间鬼子屋子,撒腿就往徂徕山跑。
鬼子听见枪声回头一看,据点里浓烟滚滚,脸都气歪了,可他们来不及追,只能干瞪眼吃闷亏。
你觉得这算运气好?不,老杨的胆识让他成了乡亲们的英雄,一夜间鬼子据点就成了个空壳子。
没过几天,县大队收到情报说明天鬼子要去汶口喝喜酒,据点只剩几个汉奸把守。
茅茨的民兵乐坏了,县大队赶紧派游击队员赵清安来帮忙。
赵清安可是个狠角色,第二天他穿起大褂、戴个礼帽,背个白口袋混进茅茨市集,跟民兵碰头后就装成民夫进了据点。
里头正盖房,乱糟糟的,赵清安提着铁锨到处转悠。
突然,汉奸班长喊了一声“有八路”,举枪对准他。
赵清安动作飞快,“砰”一枪撂倒那汉奸,接着带民兵冲进屋子干掉另一个想摸枪的家伙,外头民兵埋伏着收拾剩下逃窜的坏蛋。
这下据点里的汉奸全灭,赵清安乐呵呵扛走小炮和机枪,民兵们收了弹药就跑。
鬼子被打得晕头转向,回去后赶紧拉起铁蒺藜围墙,晚上还抓几十个老百姓站岗放哨,生怕再来一次袭击。
可他们防得再严也挡不住民兵的智慧,这地方早该改名“鬼哭狼嚎据点”了。
到了1941年3月,茅茨的民兵跟徂德山起义部队二团一营开会,商量怎么端掉这座炮楼。
村民和农救会、妇救会、青救会都动员起来,备好了炸药和枪支。
后半夜部队民兵分两路行动:一路占领据点四周架好机枪小炮,另一路负责爆破。
爆破手先剪掉通往汶口的电话线,悄悄摸到北墙根,内应姬常流帮忙摘掉铁蒺藜上的手雷。
他们干掉两个站岗汉奸时被发觉了,枪声响成一片。
可部队火力猛得像雨点一样压着炮楼门窗,爆破手顶起盖了沙毡的桌子冲上去第一次爆破,炮楼只晃了晃没倒。
他们加了一倍炸药又冲上去,“轰”一声巨响山摇地动,炮楼炸飞了顶子,三十多个日伪军见了阎王,就两个当了俘虏。
天一亮,部队和民兵扛着战利品唱着歌撤向徂徕山。这不叫战斗,叫老百娃们联手给鬼子办丧事,解放了泰安这一片地方。
抗日那会儿,老杨这些老百姓没大炮机枪,硬是靠脑袋瓜子耍得鬼子团团转。
一壶白酒、一个假消息就灭掉几十号敌人,证明在中国人眼里鬼子就是纸老虎。
用户83xxx62
ai文?鬼子是可恨,但如果真的是中看不中用也不会抗战那么久,这是被逝去的先辈们不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