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冀县周村炮楼上新来了一个日本鬼子小队长。这小子生的螃蟹脑袋,蛤蟆眼,

趣叭叭呀 2025-08-04 11:49:01

1939年,冀县周村炮楼上新来了一个日本鬼子小队长。这小子生的螃蟹脑袋,蛤蟆眼,坏得头顶生疮。一天,周村赶集会,三乡五里的农民,都来买卖日用东西。

那会儿日头毒辣辣挂着,整个村子挤满了人,挑担子的、吆喝买卖的、老婆孩子挤成一团,全是乡里乡亲的辛苦劲儿。

这新鬼子刚来没几天,心肠黑着呢,在炮楼上吆五喝六,动不动就抓人抢粮,老百姓背后都骂他不是东西,只敢憋着火,可谁不想收拾这个祸害啊。

日子这么过下去,谁能安生?大伙儿心里明镜似的:这日本鬼子不走,冀县就没个太平。

西街口人群热闹地移动着,两个壮实汉子挑着担子晃悠着进来了,筐子里塞满滚圆大西瓜,新鲜得水灵灵的。

隔开几步远,另外两个农人戴草帽、肩搭褡裢,走路慢悠悠的,就跟着人潮混进集市里。

前头那个挑了块地界,地方显眼得很,把担子一撂开,擦着汗嘀咕开了:“伙计,这儿不错,买卖肯定旺!”另外一个放了担子,咧嘴一笑:“行,主顾来了咱就开刀。”

那把西瓜刀亮铮铮地磨锋利了,放在手底下,接着吼起嗓子来:“沙瓤大西瓜!皮薄籽少甜蜜蜜,好吃不贵!”那架势活脱脱两瓜贩子,谁也看不出猫腻。

可这两个人啥来头?他们就是冀县出名的“子弟二连”游击队员,黑脸膛的那个叫李卫,侦察敌情一把好手,老百姓都夸他能耐大。

另外几位搭档也机灵着呢,这趟活计不简单,早盯上鬼子小队长了。

集市上人来车往,马嘶驴叫,热闹得冒烟儿。

李卫和搭档转了圈儿回来了,天儿热得发蔫儿,两人边走边喊:“天烫得慌,掌柜的来两块瓜!”

卖瓜的那位抬眼一瞧,李卫后头跟着个耀武扬威的鬼子小队长,螃蟹脑袋横看竖看,蛤蟆眼扫得人发毛,还带个小兵提枪跟着。

卖瓜的立马吼得更响亮了:“沙瓤大西瓜!尝尝瓤头看看块,保险一口一嘴蜜。”

刚说着,西边呼啦啦钻出十几个伪军,蹲下来就挑瓜,这摸摸那弹弹,闹腾个没完。

小队长瞅着大西瓜,蛤蟆眼直放光:“瓜的好!”那帮汉奸你抢我夺,叽喳乱叫一片,李卫四个人心里一咯噔:这阵仗咋办?

本打算只收拾鬼子,现在糊上这么多烂泥巴,可不好下手。

几个人脸色不改,稳稳站那儿。

怎么脱开这麻烦?卖瓜的汉子开口了:“老总,快吃、快吃,太君等着瓜哩。”

这话一出真管用,鬼子小队长腮帮子鼓起来,蛤蟆眼一瞪,抬腿就踹向一个吃瓜伪军的屁股。

那倒霉蛋栽个狗啃泥,脸上糊满西瓜瓤。小队长骂开了:“叭嘎呀噜,统统的开路!巡逻的干活!”汉奸们赶紧点头哈腰溜了。

卖瓜的喊:“老总,瓜钱、瓜钱。”“混蛋!”伪军横着脸回骂,“老子吃瓜从来不花钱!”卖瓜人心里骂开了花:跑腿们,早晚连根拔了你们!两个鬼子饿鬼投胎似的,啃得带劲。

伪军一转眼溜光了。三个队员六只眼睛都望着李卫,等他一个信号。李卫前后扫一眼,点个头说:“动手!”

四人像猛虎出笼,扑上去掐住两个鬼子的脖子。两声闷响,西瓜刀早捅穿胸膛。

集市老百姓看见这一幕,都拍巴掌叫好:“活该!老天开眼了!”李卫大声说了:“乡亲们,咱是抗日游击队,大伙儿快撤!”

眨眼工夫,大街小巷空荡荡只剩风沙。等鬼子汉奸跑过来时,地上光溜溜摆着两具死尸,还有张纸片子写着“处决书”,抗日政府的手笔。

小鬼子完蛋的消息传得比风还快,十里八村的人都咧嘴乐:“干得好!这帮坏种就该砍!”

日子再难,老百姓心里都懂:扛起枪的是英雄,不动枪的也是英雄。

那份骨气藏在庄稼人的瓜担子里,藏在每一粒稻谷上,让鬼子吓破了胆。这事儿到今天还记得清呢。

0 阅读:38
趣叭叭呀

趣叭叭呀

趣叭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