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秘书长吕特发出警告:不管是印度、巴西还是中国,如果还继续跟俄罗斯交易石油和天

掘密探索 2025-08-04 11:45:38

北约秘书长吕特发出警告:不管是印度、巴西还是中国,如果还继续跟俄罗斯交易石油和天然气的话,我们将对你们采取100%的次级税制裁!   话说得挺凶,但仔细一琢磨,更像是西方国家被“打脸”后气急败坏的“嘴炮”——毕竟制裁了俄罗斯三年,人家非但没倒,反而让西方自己先乱了阵脚。   吕特这波威胁,其实是西方对俄制裁“总攻”的配套动作,7月,欧盟刚通过第18轮对俄制裁,把俄油价格上限砍到47.6美元一桶,英国直接扣了135艘俄“影子油轮”,美国国会甚至放风要立法,对买俄油的国家收500%的关税,吕特的“次级税”,说白了就是“谁买俄油,我就制裁谁”。   但现实狠狠打了西方的脸,中国、印度、巴西和俄罗斯的贸易加起来,占全球三分之一还多,四国GDP总和也超全球三分之一。   中国要是停供稀土,欧洲的高科技产业得停摆;印度卡住药原料,欧洲医院得闹药荒;巴西断供粮食,欧洲饭桌上得空一半,俄罗斯要是把油气价格一涨,欧洲的电费、暖气费能飙到天上去。   制裁传言刚出来,全球油价就涨到85美元一桶,欧洲电价直接飙了10%,德国、法国的老百姓已经上街抗议“物价贵得吃不起饭”了。   更搞笑的是,印度炼油厂因为欧盟制裁,油轮被卡在葡萄牙港口,产能暴跌30%,而这些油原本是要卖给欧洲的,欧洲这是自己制裁自己啊! 中国的回应更稳,外交部早就说过“中俄合作是我们自己的事,”2025年,中国每天从俄罗斯买200万桶石油,占进口总量的17%。   更关键的是,中俄交易根本不用美元,管道交易全用人民币和卢布结算,人民币结算占了38%,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2026年还要给中国供气,一年980亿立方米,这气量够半个中国用了。   中国还卡住了美国的“命门”:对部分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美国军工企业没了稀土,F-35战机生产线都得停。   巴西则玩起了“资源杠杆”,总统卢拉宣布和俄罗斯用本币结算化肥,还呼吁南美国家搞“能源市场”,巴西虽然和俄罗斯贸易额只有82亿美元,但要是制裁落地,巴西对美国210亿美元的农产品出口可就悬了。   西方的制裁大棒,反而成了“去美元化”的加速器,2023年,全球非美元结算的能源贸易占15%,2025年已经涨到22%。   中国和俄罗斯、沙特、巴西的贸易里,人民币结算占了52%;印度试过用卢比买俄煤,效果不错;巴西甚至开始用人民币结算中国大豆进口。   连IMF都坐不住了,2024年4月的报告里,IMF直接点名“去美元化”:“新兴经济体正在用本币结算摆脱美元依赖,”北约的“次级税”威胁,只会让这一趋势更快。   中国用人民币买俄油,印度用卢比结算,巴西拉着金砖国家搞能源联盟,西方的制裁大棒早就挥不动了。   说白了,北约的“次级税”威胁,就是一场注定失败的“嘴炮表演”,美国想通过制裁第三国来间接打击俄罗斯,却忘了中国、印度、巴西可不是伊朗或委内瑞拉,它们经济体量大、能源需求高,反制手段也多得很。   更搞笑的是,西方的制裁越狠,自己越倒霉,欧盟通胀高得吓人,能源成本压垮了制造业;美国页岩油成本压不住,债务危机、政治极化搞得焦头烂额。   北约内部更是吵成一锅粥,德国总理朔尔茨说“5%军费目标太难了”,挪威外交大臣艾德直接摊手:“我们没准备好掏钱,”   这场博弈最讽刺的结局可能是:三年下来,俄罗斯GDP没崩,卢布没垮,反而让“去美元化”的能源交易成了新常态,北约要是真想赢,不如先想想,到底是谁在制裁谁?

0 阅读:78

评论列表

万里江山

万里江山

1
2025-08-04 12:54

对中国发起贸易制裁,我们就断你们的稀土,让你们屁都生产不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