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秘书长吕特发出警告:不管是印度、巴西还是中国,如果还继续跟俄罗斯交易石油和天然气的话,我们将对你们采取100%的次级税制裁! 这话听着就带刺,明摆着是想把能源贸易变成政治博弈的筹码。 所谓的次级税制裁,说穿了就是一种 “连坐” 式惩罚。按照北约的盘算,只要哪个国家从俄罗斯进口油气,就得在正常关税之外,再额外缴纳一笔跟货物总价等额的 “罚款”。这就相当于买一桶油要花两桶油的钱,任谁都得掂量掂量这笔买卖划不划算。 印度最先坐不住了。这两年,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量涨了十倍还多,光是今年一季度,就占了印度原油进口总量的 40%。要是真被征了 100% 的次级税,印度炼油厂的成本得翻番,最后还得老百姓买单。印度外交部发言人直接放话,能源贸易是主权国家之间的正常商业行为,轮不到第三方指手画脚。 巴西的反应更直接。巴西石油公司刚跟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签了年度供应协议,打算把俄罗斯液化天然气的进口量提高三成。巴西总统府的顾问在私下场合吐槽,北约这是想把自己的能源短缺问题转嫁到别人头上,去年欧洲抢着买俄罗斯能源的时候,怎么没见他们说要制裁? 中国的态度则透着一股沉稳。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油气,大多是长期协议框架下的交易,价格和数量都有明确约定。而且这些进口量只占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的 15% 左右,就算真有制裁,也有足够的缓冲空间调整。 最让北约尴尬的是自家阵营里的杂音。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公开说,这种制裁是 "政治秀",匈牙利绝不会参与。要知道,匈牙利 60% 的天然气都来自俄罗斯,真要是断了供,冬天的取暖费能让老百姓把政府掀了。 市场的反应比政客的嘴更诚实。吕特放话的第二天,伦敦金属交易所的天然气期货价格就涨了 7%。华尔街的分析师们连夜调整了预测:要是这种次级税真落地,明年全球能源贸易额至少得缩水 1200 亿美元。 更麻烦的是,不少国家已经在悄悄找替代方案 —马来西亚和文莱的天然气出口商,最近接到的询价电话比平时多了一倍。 俄罗斯这边反而显得从容。能源部长舒尔吉诺夫在电视台上说,他们已经和土耳其达成协议,要在伊斯坦布尔建一个新的油气转运中心。"想绕开我们?没那么容易。" 他说这话时,身后的大屏幕上正放着中俄远东天然气管道的施工进度 — 这条管道明年投产,每年能给中国多送 500 亿立方米天然气,完全绕开欧洲的运输通道。 国际能源机构的最新报告里藏着个更扎心的事实:去年全球能源贸易中,用本币结算的比例已经从 3 年前的 15% 涨到了 28%。这意味着,就算北约想靠美元霸权施压,能管住的范围也越来越小了。沙特阿美上个月刚宣布,要用人民币结算卖给中国的原油,这笔交易占他们对华出口量的 18%。 吕特的警告发布一周后,金砖国家召开了紧急视频会议。印度、巴西、中国加上南非,四国财长联合发表声明,明确反对这种 "单边制裁的扩散"。他们宣布要建立一个新的能源贸易应急基金,专门帮成员国应对可能的制裁冲击。这个消息一出,伦敦金融城里那些做空新兴市场货币的基金,连夜平掉了手里的头寸。 说到底,能源这东西从来不是谁能垄断的。俄罗斯有资源,印度、巴西有市场,中国有产业链,欧洲有技术,本来是各取所需的事。北约非要用政治手段硬拆,最后只会发现,拆的不是别人的生意,是全球能源市场的稳定根基。
北约秘书长吕特发出警告:不管是印度、巴西还是中国,如果还继续跟俄罗斯交易石油和天
古今知夏
2025-08-04 11:13:46
0
阅读: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