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电车长途群的主题,就是理想i8和乐道L90。昨天转群里一位理想粉丝关于i8的看法,然后几位L9车主在群里又讨论了一下。我发现他们对i8的认知与我完全不同,所以还是写个微博来讨论一下。
先声明,我觉得这俩都是好车,没有任何对比之意,想吵架的请换地方。
目前关于理想i8有两个认知,我并不认同,分别是:
1. 理想i8的优势在智能化(车机和VLA),而底盘和NVH的优势没必要重点讲【图1、图2】。这一认知,与理想i8发布会的篇幅分布也是一致的:大部分时间在讲智能化,小部分时间在讲内饰、底盘和NVH。
2. 理想i8是MEGA的“小青春版”,而未推出的i9则为“MEGA大青春版”。
我认为,理想i8完全不是MEGA的青春版,而是一款独立定位的产品。其根本区别有两个:
第一是好开: MEGA最多只能说“在超大MPV中不难开”,理想i8则是“在三排座SUV/MPV中非常好开、甚至放在五座SUV中依然算是好开”。
这是显著、巨大的差别,直接会带来人群上的差异。就比如说,我是不愿意买MEGA的,它有好的地方,但对我来说是一款有负担的出行工具。但我乐意接受i8,就是因为它比较好开这一点。 如果两个产品差异到可以区隔人群,而且是i8通过优势争取到新人群,那就可以称得上是独立定位的产品的。
很多人是惯性的认为:L8是L9的附庸青春版,所以i8也是这样的产品。这是错误的。如果发布会后很多人依然认为i8是MEGA的青春版,那这样的效果恐怕不太好。
好开是怎么实现的,就是因为车较窄、较短、较矮,以及更低的离地间隙。所以,网上还有言论说i8应该增长10厘米,就会更好卖,那就是无稽之谈。 如果是增长10厘米,那就真成了MEGA的附庸青春版,而不是独立的人群定位了。
第二是NVH。MEGA的NVH在的榜单中是断榜式依先,这让他本人都多次怀疑是否测错了(检查后发现没错)。
大家会觉得,一款50万多的车,可以拿出三五万专门做NVH,这样的成绩也正常。那么现在,32万的i8就可以实现类似的水准(依据发布会提供的数据,如图3),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啊,怎么能淡淡地一笔带过呢?
至于图1、图2提到的智能化优势,我觉得完全是一个误区。如果总是强调智能化,那要跑偏了。
乐道L90的车机也很好用,UI设计上也有特色,理想i8就算再好用,也达不到形成优势的地步。至于VLA,我认为短期内难以形成强烈的感知,对卖车还没有显著的帮助。我认为有三个原因:
第一,这是一个新事物,大部分人没感知到,就难以理解价值。
第二,这是起步阶段,它的强大可能在将来,而不是现在。但掏钱是现在掏。
第三,L2到端到端阶段已经做得很好了,再往上走,只要不到L3那么感知价值都有限。
这其实和电车续航是一样的,以前300到500、500到700的时候,大家激动坏了。现在700到800,800到1000,大家会想“收钱吗? 免费送我就要,收钱就算了”!理想i8理想i8定价应考虑L8的感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