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档918,《731》是人民意志的胜利!】
我本以为,历史会越来越清晰,可它却被不断地掩盖;我本以为,真相会越讲越响,结果却被悄无声息地“延期”。直到今天,电影《731》终于定档——9月18日。
这一刻,像极了冬天里骤然燃起的一簇火。不是为了取暖,而是为了照见那些被深埋在时间土壤下的白骨。
这不是一部普通的电影。
它没有穿越,也没有仙侠;没有霸道总裁,也没有内娱流量。它拍的是那段最不能娱乐、最不能虚构、最不能忘记的历史。
拍的是哈尔滨平房区731部队的兽行,是用中国人的血肉炼制出来的“实验数据”,是尸骸堆里的低语,是侵略者在显微镜下对人性的肢解。
它不是电影,它是镜子,是铁证,是回音,是国耻。
可偏偏,就是这样一部片子,在7月31日原定全球预映时,竟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没有媒体通稿,没有下架声明,没有“特殊情况说明”,没有一句“对不起”。就像有双无形的手,轻描淡写地一抹,这部沉重的作品,就像没来过一样。
有人在网上问:“电影呢?”
也有人讽刺说:“是不是太真实,真实得让某些人不敢放了?”
更多人沉默。他们早已习惯了“技术原因”“暂缓上映”“敏感题材需审批”等等模糊而冷漠的说辞,就像习惯了历史书里一句“略”代替千万冤魂。
但民意,是挡不住的。
不是谁的力量大,而是他们死得太惨。
据猫眼数据显示,《731》的“想看人数”已经高达384万,淘票票也超208万,合计590多万,成了近期想看榜的第一名。
这是590万人共同发出的呼喊,是590万个不肯遗忘的灵魂,是590万记不住731细节但记得“那群人不能白死”的中国人。
于是,终于——今天,8月3日,这部电影定档了。
日期,是9月18日。
有人说这是巧合,我却觉得,这是历史安排的审判日。
那一天,1931年,柳条湖爆炸声中,东北大地沦陷,千万国人失去故乡,沦为奴隶。而在九一八之后的十余年中,731部队便在这片土地上,建起了一座“活人炼狱”。
中国人的身体,被当成培养皿。中国人的生命,被用来测试毒气、细菌和恐惧。
我们都知道南京大屠杀,但我们更应该知道,731,是冷兵器转向生物武器的血腥起点。
这部电影,要让你看见的,不是刀枪的直接杀戮,而是显微镜下的冷漠,手术刀下的屠夫,实验报告上的“无名病人”。
可怕吗?当然可怕。
但更可怕的,是有人想让你不看见。
有人说:“别拍了,影响民族关系。”
有人说:“没必要老是讲伤痛。”
有人说:“看这些,孩子心理受不了。”
我只想问一句:你怎么不说731部队心理变态?你怎么不说我们不能让下一代连仇是谁都忘了?你怎么不说,一个民族不敢直面过去,它凭什么走进未来?
如今,《731》终于定档。
这不是胜利,而是一次迟来的正义,一次退无可退的回应。
电影官博发布海报,写了两行字: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以光影之名,抵抗遗忘,捍卫真相。”
看似老套,实则铿锵。
这年头,有太多事值得铭记却被淡忘;有太多真相值得大喊却无人发声;有太多血写的历史,正在被键盘和剪刀改写。
我们曾相信“不会忘”,后来才发现,不遗忘不是口号,是抗争。
我曾见过太多“历史题材”的电影,打着“爱国”的旗号,实际上却在消费伤痕,靠画面博眼球,靠情绪卖票房。可《731》,从海报到预告,从选角到编剧,字字句句都压着一股劲——不娱乐,不妥协,不粉饰。
这不是一部让你“看的”,这是一部让你记住的。
它不是一出“感人肺腑”的悲剧,而是一纸冷酷无情的控诉书。
我不知道这部电影上映后会发生什么。
也许排片少得可怜,也许评分区会被“合理一星”淹没,也许某些平台会冷处理,也许官媒一两天后又不再提它。
但没关系。
我们看它,不是为了“热搜”,不是为了“票房奇迹”,而是为了对那些在铁轨边倒下的老百姓说一声:
我们记得你。
你死得惨,你死得冤,我们后人也许软弱、也许迟钝,但我们还知道,你不是无声地走的。现在,有人拍下来了,要把你刻进影像,打进人心。
这才是真正的“主旋律”电影。
不靠献媚,不靠娱乐,不靠粉饰太平。
而是靠一句最简单却最有力的话:
“我们没忘。”
(来源: 林家故事汇 原创: 子珩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