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齐白石在北京购置了一四合院,想要找一个看门人。一个晚清老太监主动上门

历史奇话站 2025-08-03 23:57:18

1926年,齐白石在北京购置了一四合院,想要找一个看门人。一个晚清老太监主动上门,提出:“我不要一份工钱,免费帮你看门。” 老太监无怨无悔干了20多年,临辞前提出:“能否给我几幅画做留个纪念?” 这个时候的齐白石在北京已经打拼了八九年,不仅在北京站稳了脚跟,还攒了一些钱,在北京跨车胡同里购置一座四合院。 这个时候的齐白石明气很大,家里经常来一些人向他拜师,同行的人也想与他交流,人来人往的,买个四合院就非常必要了。 但是四合院买好了,需要一个看门的人,因为齐白石接触的人什么都有,他对看门人还是有要求的,比如看人的能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能帮助他挡住不想见的人。 这样的人不好找,齐白石在朋友的建议下贴了招聘看门人的告示。很多人看到后,争先恐后来应聘,但是齐白石觉得他们当看门人的目的不纯,他们主要是想拜师学艺,此时的齐白石并不想收徒。 齐白石很是郁闷,找个自己想要的看门人怎么这么难呢? 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一个看起来可靠又真诚的看门人出现了,他表示自己“我不要工钱,可以免费给你看门”。 原来这个人叫尹春如,是个太监,早年在宫中伺候人,后来被分配到肃王府,伺候过肃亲王善耆。 在王府的二十多年,尹春如学会了察言观色,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他心里有数。只要王爷一皱眉,他就知道有人要摊上事,王爷脸上有笑容,就会有好事发生,时间久了,他学会了看人的技能。 后来,清朝灭亡,王府解散,太监们走出王府各自谋生,尹春如找了很多份工作,人家都嫌弃他是太监的身份不要他,他只能靠着从王府里带出来的积蓄艰难度日,直到他听说齐白石家需要找了看门人,他觉得机会来了,就上门应聘。 不过齐白石觉得对他不要工钱产生了怀疑,老太监看出了齐白石的疑惑,他表示自己非常欣赏齐白石的才华,主要是想在暮年时沾一沾“艺术气息”。 原来,尹春如也是一个喜欢画画的人,在宫里的时候,他就喜欢看主子们收藏的画作,但是他只是奴才,根本没资格看,眼看也是偷偷摸摸的。 一次,尹春如在打扫卫生时,偷看主子家的话,被发现之后不仅被扣了银子,还挨了一顿打。但是尹春和对画作的喜欢依然没有减少。 他知道齐白石的名气很大,现在有机会和大画家接触,所以他一定要把握好这次机会,希望能成为齐白石家的看门人。 齐白石觉得尹春如非常真诚,就聘用了他。 就这样,尹春如成了齐白石的看门人。 尹春如是个勤快的人,每天把院里打扫得干干净净,齐白石的画室在后院,他在门口摆个小凳,谁来都得先打招呼。 一次,齐白石正在作画,有人不听尹春如的劝阻非要硬闯见齐白石,尹春和硬扛着不让他见,就算尹春如的额头都磕出包了,他还是不让那人见齐白石。 一次,当尹春如在门上贴着“今日不见客”字条后,两个商会的人依然强行闯入,尹春和守住大门就是不让进,其中一个人还威胁他“你知道我们是谁吗?” 尹春如一点都不害怕,只是淡淡的回答:“知道是谁才不能让进”。 齐白石觉得尹春如把自己工作做的非常称职,有了他之后,齐白石再也不需要为来往宾客的拜访而发愁,更不需要担心接人待物的琐事,就能安心在后院创作画作了,所以他就对尹春如非常尊重,他经常提着礼物去看尹春如,两人在一起聊聊天,喝点小酒,此时的他们更像是老友叙旧。 一次,尹春如把齐白石废弃的画作收集了起来,齐白石见了之后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尹春如不好意思地说“这些画作虽然入不了您的法眼,与其丢掉还不如给我,一来能应付那些登门求画之人,二来我还能学习一下。” 齐白石默许了尹春如,之后每个月都会给他一些自己觉得好的画作,全当发工资了。 之后,尹春如还凭借着手中齐白石的画作赚了不少钱。尹春如有时候看到家里来客人拜访齐白石,他可能就要把客人先往自己的屋里引一下,给客人泡泡茶,再拿出齐白石的画,对客人说:我这儿也有白石先生的画,您要不要? 就这样,尹春如也能经常把画卖出去,久而久之,他也攒了不少钱。 1939年,当时有很多不怀好意的人要见齐白石,比如他们会用和齐白石的合照做一些不好的宣传,为此,那段时间,不论是谁,齐白石一律不见。 尹春如就有了主意,他在一张纸上写着“白石老人心病复作,停止见客”,然后贴在大门上。 齐白石对尹春如的做法非常满意,齐白石确实有心脏病,只是不太严重。 50年代初,尹春如也七十多岁了,身体越来越差了,他向齐白石辞行, 临走前尹春如向齐白石要了几副真迹。齐白石觉得他为自己看门20多年,兢兢业业,从来没要过钱,于是就送给他了。 从尹春如和齐白石的故事可以看出,两人用这种方式完成了合作,齐白石得到了安宁的创作环境,尹春如也得到了后半生的保障,也算是各取所需吧。在这个过程中,两人的合作非常完美,并获得了对方的信任,对彼此来说都是最好的选择。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0 阅读:0
历史奇话站

历史奇话站

奇话连篇,趣谈历史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