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这个国家接收中械后,中使馆紧急提醒:停工停产,全体撤离 当地时间8月2日,中国驻马里使馆发了条非同寻常的提醒。内容很直接:全体中国公民必须加强防护,在马里开采金矿的中企和人员立刻停工停产,全部撤到首都巴马科。提醒里还特别强调,拒不撤离的,后果得自己承担。 使馆用词这么严厉,可不是随便说说。这背后肯定是马里当地的安全形势已经到了很危急的地步。毕竟这种“停工停产、全体撤离”的要求,平时很少见。能让使馆做出这种判断,说明危险已经实实在在逼近了在当地的中国人。 就在8月1日,马里政府军刚收到了一批从中国订的装备。这批装备是CS/VP14轮式高机动防地雷反伏击车,首批到了36辆。按照计划,后面还有120多辆会陆续运过去。马里政府军这时候接收这么多防地雷车,显然是在抓紧时间增强战斗力。 马里这地方受法国影响很深。但这几年局势一直不太平。2021年,马里发生了军事政变,新政府上台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把驻扎在当地的法国军队请了出去。法军撤走后,马里转而跟俄罗斯走近,俄罗斯的“瓦格纳”集团很快在马里成立了“非洲军团”。 “瓦格纳”的人来了之后,主要任务是跟马里政府军联手,对付长期盘踞在当地的恐怖分子。这些恐怖分子里,就有“基地”组织的分支,平时在马里各地搞袭击,闹得老百姓不得安宁。有“瓦格纳”帮忙的这段时间,马里的恐怖势力多少收敛了些,局势勉强能稳住。 但到了今年6月,“瓦格纳”突然宣布要从马里撤军。他们自己说的理由是“作战任务已经完成”,但外界都在猜,真正的原因可能跟俄乌冲突有关。 毕竟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上打得正胶着,兵力一直挺紧张。“瓦格纳”的士兵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把他们调回乌克兰支援前线,听起来更符合实际情况。“瓦格纳”一走,马里的安全局势就像断了根的绳子,一下子松了。 更麻烦的是,乌克兰方面也承认,他们派了人参加马里的反政府武装组织,还跟俄方人员交过手。这就把俄乌冲突的矛盾间接扯到了马里,让本就复杂的局势又多了一层外部势力的拉扯。多方势力在这儿搅和,安全形势想不恶化都难。 恐怖分子显然看准了这个空档。“瓦格纳”刚撤没多久,以“基地”组织分支JNIM为代表的恐怖组织就活跃起来了。他们把矛头对准了各地的工厂企业,而且不少攻击专门盯着中国人来。 8月1日那天,JNIM就袭击了马里的一个糖厂。他们不光把厂房给烧了,还抢走了8辆汽车。被抢走的物资里,有能装备10个人的武器弹药,还有十几台笔记本电脑、几十部智能手机、移动电源这些电子产品,甚至连空调遥控器都没放过。 中企在马里主要做什么?开采金矿是重要业务之一。金矿所在的区域,很多本身就在偏远地区,安保压力本来就大。现在恐怖组织专门盯着中国人和中企下手,这些金矿的开采活动肯定没法正常进行了。 使馆让金矿企业停工停产、人员撤离,正是因为这些地方已经成了高危区域,再不撤就可能出大事。 马里政府军虽然刚拿到新装备,但战斗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防地雷车再好,也得有会用、敢用的人。“瓦格纳”在的时候,多少能帮着带带马里士兵,提供些作战经验。现在他们一走,马里政府军能不能独自顶住恐怖分子的攻势,还是个未知数。 而且马里的反政府武装里还有乌克兰人员参与,这就让局势更难预测了。这些外部势力进来,目的肯定不单纯,不是为了马里的稳定,更可能是想借着当地的乱局,给对手添堵。这种情况下,当地的冲突就不再是简单的反恐,还掺杂了大国博弈的影子。 中国人在马里的安全,自然成了使馆最揪心的事。撤到首都巴马科,至少那里的安保力量更集中,基础设施更完善,遇到危险时能更快得到支援。使馆用“后果自负”来强调撤离的重要性,就是怕有人心存侥幸,觉得危险离自己还远。这种时候,谨慎一点总没错。 从马里政府接收中国装备来看,他们是想靠自己的力量稳住局势的。36辆防地雷车不够,后面还要120多辆,说明他们对安全压力有清醒的认识。 防地雷车这种装备,在对付恐怖分子的路边炸弹、伏击时特别管用,马里政府军急着列装,就是想尽快填补“瓦格纳”撤离后的安全空白。 但恐怖组织不会等他们做好准备。JNIM在8月1日的袭击已经释放了明确信号:他们要趁虚而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抢武器、抢物资、烧厂房,都是在破坏当地的正常秩序,制造恐慌气氛。中企作为当地重要的经济参与者,自然成了他们攻击的目标之一。 目前来看,马里的局势短期内很难好转。外部势力还在掺和,恐怖组织趁势作乱,政府军正在加紧备战但尚未形成足够战力。在这种多方角力、混乱升级的节骨眼上,保护好中国公民和中企的安全,成了最紧迫的事。 中国驻马里使馆的紧急提醒,既是对同胞负责的表现,也是对当地局势冷静判断后的必要措施。毕竟在异国他乡,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等局势稳定了,再考虑恢复生产也不迟。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撤!不撤就等死!马里彻底失控,中国企业被点名“马上滚”!8月2日,中国驻马里使
【124评论】【3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