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萨德其实挺厚道的,自从去了俄罗斯之后,对叙利亚的事情就再也没有过任何的评论,就

古凌国际 2025-08-03 20:53:12

阿萨德其实挺厚道的,自从去了俄罗斯之后,对叙利亚的事情就再也没有过任何的评论,就连前几天以色列空袭大马士革,这么严重的事情,阿萨德也没出来说句话,这要是换成别的流亡政客,早就跳出来骂街或者刷存在感了。 自2015年俄罗斯出兵叙利亚,协助阿萨德政府稳住国内局势以来,叙利亚政权在军事上得以维持,但阿萨德本人在国际舞台上的发言权却明显减弱。 尤其是在涉及叙利亚本土的冲突和事件中,他的表态日益稀少。 例如2024年以色列空袭叙境内目标后,伊朗与黎巴嫩真主党迅速做出强烈反应,而俄罗斯也仅做出了有限外交回应,阿萨德政府则几乎保持沉默。 这一做法并非偶然。根据叙利亚政治分析人士与中东事务研究者的观点,阿萨德当前的政治策略是在有限资源和高度依赖外援的条件下,尽量避免引发新的军事或外交风险。 叙政府如今在国内缺乏有效掌控全境的能力,叙东北部与西北部仍由库尔德武装或土耳其支持的反对派控制,南部则常有以色列空袭针对伊朗军事设施发生。 在这种碎片化的主权现实下,任何强烈的外交表态都可能引起更激烈的军事报复或外部压力。 阿萨德的“沉默”也与叙利亚现阶段的外交处境密切相关。叙利亚虽于2023年重返阿拉伯联盟,但与沙特、埃及等地区大国关系仍处于缓慢修复期。 中东格局正在经历调整:以色列与部分阿拉伯国家关系正常化进程持续推进,伊朗与沙特则在中方调解下实现和解,美国则在中东事务中表现出相对撤退的姿态。 在这样的大国博弈格局中,叙利亚作为弱势一方,缺乏足够战略筹码,阿萨德政府倾向于采取观望而非直接对抗的方式,避免引发新的地缘冲突。 在对比中也可看出,类似的流亡或边缘政治人物,如委内瑞拉反对派瓜伊多或缅甸流亡领袖等,虽无实权却频繁对外发声,试图保持政治存在感。 而阿萨德虽仍控制叙利亚核心政权,却有意识减少公开表态,以维持一种“低调稳定”的姿态。 这种区别体现的是对国际体系规则的适应:对抗性舆论无法带来资源支持或安全保障,反而可能触发新一轮外交孤立或制裁。 此外,叙利亚长期战争导致社会经济崩溃,国内超过一半人口需要人道援助。阿萨德政府在恢复重建上严重依赖俄罗斯、伊朗以及部分海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此时任何激烈表态若被视为挑衅或立场摇摆,都可能影响援助来源与区域安全局势。 综上所述,阿萨德的缄默并非出于软弱或“好心”,而是对当前多边外交与地区力量平衡的一种现实性应对。 他清楚,叙利亚如今缺乏独立发声的国际地位,最稳妥的策略就是将外交发言权交由更有能力对抗以色列和美国影响力的盟友处理,从而避免将本国再次置于风险之中。 这种“战术性沉默”本质上反映出一个战争后国家在求生存与求重建之间的艰难抉择。

0 阅读:0
古凌国际

古凌国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