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党最大的失误其实是2008年推了奥巴马,而不是希拉里。如果推的是希拉里,后面的事情是不是都不会发生? 2008年民主党初选,奥巴马击败希拉里成为总统候选人,当时没人想到,这场选择不仅改写了民主党历史,更让美国社会陷入长达十几年的撕裂。 奥巴马以“变革”为旗号横空出世时,美国正被金融危机折磨得死去活来。 次贷危机让华尔街血流成河,铁锈地带工厂倒闭声此起彼伏,民众对建制派恨得牙痒痒。 希拉里作为老牌政客,虽然提出过医疗改革和教育投资计划,但她的“经验牌”在民众眼里更像“保守牌”。 反观奥巴马,这个从芝加哥社区走出来的黑人参议员,用“是的,我们能”的口号点燃了年轻人的热血。 他承诺结束伊拉克战争、重塑中产阶级、推动全民医保,这些愿景像一剂强心针,让厌倦了小布什时代的选民看到了希望。 可奥巴马执政后才发现,理想和现实隔着太平洋。他力推的《平价医疗法案》虽然让2000多万人获得医保,却被共和党骂成“社会主义毒瘤”。 2010年中期选举,民主党失去众议院控制权,从此国会陷入“否决政治”的泥潭。更要命的是,奥巴马的经济刺激计划虽然避免了大萧条重演,却让华尔街巨头毫发无损,普通民众的工资十年没涨。 这种“劫贫济富”的结果,直接催生了2011年的“占领华尔街”运动,也为特朗普的民粹主义埋下了种子。 希拉里若当选会怎样?看看她的政策主张就知道。她2008年提出的“100天就业计划”,主张投资基础设施和清洁能源,直接瞄准铁锈地带的失业问题。 她还打算对华尔街征收“风险税”,限制银行投机行为,这招要是落地,2008年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们估计得脱层皮。 外交上,希拉里的“巧实力”战略强调软硬兼施,不会像奥巴马那样在利比亚搞“无计划干预”,更不会让叙利亚成为“伊斯兰国”的温床。 她任国务卿时推动的“亚太再平衡”虽然针对中国,但更注重盟友协调,不像特朗普直接退群毁约。 最关键的是,希拉里不会让美国政治陷入“红蓝水火不容”的境地。她在参议院时期就擅长跨党派合作,2005年曾和共和党议员联手推动儿童医保改革。 这种务实风格,或许能避免奥巴马医改那种“零共和党参议员支持”的尴尬局面。 要是医保法案能多争取几个共和党支持,2016年特朗普就少了一张攻击民主党“分裂国家”的王牌。 但历史没有如果。奥巴马的“变革”最终变成了“折腾”。他卸任时,美国最富1%人群掌握的财富比底层90%还多,种族矛盾因弗格森事件激化,民粹主义在铁锈地带野蛮生长。 特朗普正是踩着这些裂缝上台的,他用“美国优先”的口号收割对现状不满的选民,把奥巴马的外交遗产撕得粉碎。 更讽刺的是,特朗普废除“奥巴马医改”时,那些曾经支持奥巴马的铁锈地带选民,居然举着“特朗普让美国再次伟大”的牌子欢呼——他们忘了,正是奥巴马的医保法案让他们看得起病。 民主党选奥巴马,本质是一场“豪赌”。他们赌年轻选民能撑起未来,赌变革口号能掩盖政策漏洞,赌种族和解能治愈历史创伤。 结果这场豪赌输得精光:年轻选民投票率逐年下降,医保法案成了党派斗争的牺牲品,种族矛盾反而越演越烈。 反观希拉里,她的政策或许不够“性感”,却像老中医开的药方,虽不能药到病除,却能慢慢调理美国社会的“慢性病”。 现在回头看,民主党最大的失误不是选了奥巴马,而是低估了美国社会的保守基因。 当民众发现“变革”带来的只有混乱,他们宁可选择“让美国再次伟大”的谎言,也不愿再给“希望”一次机会。
武大回应图书馆事件细心的网友发现,杨某人2023年去了一趟美国,IP为证。据我
【18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