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的微博,先下结论:❶应该冷处理;❷降低毛利,加速开发成本的分摊,同时提速下

尔柳评汽车啊 2025-08-03 17:41:43

看到 的微博,先下结论:❶应该冷处理;❷降低毛利,加速开发成本的分摊,同时提速下一代车型的开发。

1️⃣ 先以公司东亚区品牌传播主管的身份,浅谈一下第❶点。👇

首先,我相信绝大多数车企的这类测试都是真实的,但是同时,因为所有的测试都有明确的测试要求和测试边界,所以测试的结果在理论上是可控的,无非是变量的变化,它可以发生在测试车的身上,也可以发生在测试环境中。

这里并不是说应试不好,事实上,汽车行业的安全标准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应试中被提高的。

但是,在设置“考纲”时,标准是否覆盖了全部的情况,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毕竟真实环境中的挑战远比模拟环境要多得多。

所以自证有没有意义?或许有。但是,这是在满足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达成的什么结果呢?广大的网友接受这些条件和结果吗?

很可惜,上一家直播自证的品牌,并没有给自己的市场处境带来多少改善,反而质疑声一直都在。

➡️ 公关策略上,静默处理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做法。

像这次的事件,乘龙卡车会采取什么措施不太好判断,而且事件中的三方有两家央国企;法律风险会偏向哪一方,也没有定论;但是围观群众的情绪没有减弱的趋势。

这种情况下,任何操作都会被放大,成为新的“发酵元素”,并且持续推高围观情绪,对品牌只会造成更多的伤害。

2️⃣关于第❷点,已经研发的车型怎么办?👇

已知理想i系列的开发工作多花了20亿,回炉过了,现在再要整些什么都已经晚了。

这种时候,既然产品端做不了什么,那就只能营销段来解决问题了。放低毛利预期,尽可能地扩大销量,才能达到分摊开发成本,降低损失的目的。

➡️ 如果i系列前几款的开发已经冻结的情况下,改款车型或是下一代车型的开发可以提速了。

目前中国市场的情况容不得你长时间的掉队。一段时间的缺席,你可能就不再是消费者眼中的宠儿了,更何况理想的品牌战略一直是想往高端跑的。

➡️ 另外,理想的纯电产品策略相比它的增程车开发,营销端有多少程度的介入?是否是从最开始就介入了?甚至是主导?

我们看到蔚来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市场部门从产品开发伊始就融入了开发,甚至起到了主导的作用。

如何做出一款大众“乐见”的产品,说白了,这不是开发团队的责任,他们只是负责实现。

新能源汽车[超话]大v聊车新能源汽车电动车

0 阅读:0
尔柳评汽车啊

尔柳评汽车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