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枪决西北悍匪魏振海的现场,照片中魏振海被五花大绑地跪在草丛中,一把上了刺刀的枪直抵他的后脑勺,他抬起头仰天大笑,脸上写满了狂妄和嚣张,随着一声枪响,他的嚣张也终止在脸上。 魏振海出生在1963年的山东郓城,那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他排行老五,兄妹八个,父母为了讨生活,带着全家逃荒到了西安的道北区。道北这地方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是个乱摊子,鱼龙混杂,治安差劲,很多人都是从外地流落过来的,没个正经营生。父母忙着干活养家,哪有工夫管他这小子,从小他就野惯了,不爱上学,天天跟街上的小流氓混,练拳脚,玩刀子,很快就成了学校里的小霸王。那些老实同学见着他都绕道走,生怕被他找茬。 16岁那年,因为要出校门被看门大爷拦住,他一气之下掏出刀子连捅了人家七刀,大爷重伤差点没命。他年纪小,没满18,就判了五年牢。这五年本该让他醒醒脑子,结果他在里面认识了一堆狐朋狗友,学了更多歪门邪道,出狱后不但没改,还更狠了。 1985年,刚出来没多久,他就拉着两个狱友金林和张金玉,去西宁火车站商场偷了价值4万多的冬虫夏草,在西安黑市上卖了1.8万块。那时候1.8万可不是小数目,能在城里买套房了。他们拿着钱跑到河南许昌躲风头,结果因为争个凳子,他又跟人干起来,砍了人家43刀,还打死了一个,重伤另一个。同伙张金玉看不过去,说了句风凉话,他就记恨上了,在峨眉山边上直接把人推下悬崖。另一个金林吓坏了,但也没敢跑。这家伙就这样,杀人不眨眼,还总觉得自己在道上立威。 魏振海回到西安后,胆子更大了,纠集了一帮人,成了道北的黑老大,手下叫他“小黑”或“黑哥”。他不光偷抢,还开始干更大的案子。 1986年10月20日,他穿上假警服,带着张启祥和郭振平,闯进小寨东路陕西省军区家属院廖苇丽家,抢了3.6万现金,先是捅了廖苇丽27刀,然后枪杀了串门的孕妇魏文华,那孕妇怀着八个月的身子啊,就这么没了。为了灭口,他又杀了三个帮着踩点的同伙,把尸体切成135块扔进北郊的机井。 这案子一出,整个西安都炸锅了,警方成立了专案组,全国通缉他。但他还不停手,同年12月在莲湖区曹家东巷抢劫时打伤两兄妹,逃跑时还朝追赶的人群开枪。北郊炕底寨又杀了三人,碎尸扔井。他的罪行越来越升级,手上人命一条接一条,1987年警方通过卧底终于在尚德路抓到他,判了死缓关进监狱。可这家伙命硬,1988年3月28日,他捡到狱警掉的钳子,剪开铁窗越狱,跑了整整20个月。越狱后他藏在西安动物园附近,靠偷饲料过活,还去云南边境贩枪贩毒,搞钱。 1989年11月25日,他又回西安,杀了烟贩岳德林夫妇,抢了13.8万,逃跑时扔手雷炸死了两个追捕的民警。这下高层震怒,不惜代价抓他。警方从手下胡乱试枪的弹痕查起,1990年1月30日在谢峰家围住他,他想开枪反抗,结果枪卡壳,被当场抓获。 抓到后,魏振海的态度坏透了,拒不认罪,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拒绝签认罪书的死刑犯。法庭上他冷笑不止,面对铁证还死扛。1990年3月8日判死刑,3月20日在陕西省体育场开公判大会,几千人围观,高喊口号谴责他。大会后押他游街示众,沿途老百姓骂声一片,没人同情。枪决那天在北郊草滩,他被绑着跪下,武警用带刺刀的枪顶住后脑勺,他突然仰头大笑,脸上全是挑衅,有人说他喊了“不甘心”或“我没杀人”,但枪响后一切都结束了。 他的嚣张就这么定格在照片上。执行后,他的团伙70多人全落网,警方花了好几年才清扫干净这个毒瘤。这个案子后来拍成纪录片《西安大追捕》,成了那一代西安人的集体记忆。想想看,这家伙从街头混混到杀人狂魔,靠的就是那股子狠劲和不讲道理的野性,但也暴露了当时社会底层管理的漏洞。要是早点管住他那些小毛病,说不定就不会酿成大祸。 魏振海的案子告诉我们,犯罪不是天生的,往往是从小事一步步积累起来的。他16岁就进监狱,出狱后没得到有效监督,就越来越无法无天。社会上总有这样的人,聪明但用错了地方,读过书却不学好,他还爱看马列和毛选,自称在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其实就是给自己找借口抢劫杀人。那些受害者呢?廖苇丽、魏文华、岳德林夫妇,还有那些无辜民警,全是普通老百姓,就因为遇上他,命都没了。他的团伙里很多人本来也是底层混混,跟了他后沾上血债,最后一起完蛋。警方追捕他花了三年多,死了两个民警,伤了不少人,这代价太大了。纪录片里还原了整个过程,让人看到正义来之不易。但也得反思,为什么道北那种地方会出这么多问题?治安混乱,教育跟不上,年轻人没出路,就容易走歪路。现在社会进步了,但类似隐患还得警惕。魏振海死后,西安治安好了不少,但他的故事提醒大家,法治不是空话,得从基层抓起。
1990年,枪决西北悍匪魏振海的现场,照片中魏振海被五花大绑地跪在草丛中,一把上
阳光少年万德努
2025-08-03 16:33:10
0
阅读:0